7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綦韵东溪·移路同行”教育关爱服务团以一场美育实践,为乡村儿童开启红色基因与非遗技艺的启蒙之旅。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美育使者,引导孩子们用巧手创作钻石画、竹编画与剪纸,在闪耀童心与古老技艺的交融中。

“这颗红星要贴得亮亮的!”活动现场,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巍峨的华表、飘扬的五星红旗……在孩子们专注的指尖下,逐渐由千颗闪亮的“钻石”拼贴而成,宏大叙事化作触手可及的璀璨图景。



柔韧的竹篾在孩子们手中穿梭,逐渐化作红星、帆船。经纬交织间,古老的非遗技艺在童稚的指尖焕发新生。



剪刀剪过红纸,当纸张展开,象征五谷丰登的“丰收袋”、装点生活的传统窗花等图案跃然眼前。这镂空的艺术语言,让朴素的祝福与民俗记忆在指尖流淌。



以钻石画激活红色记忆,以竹编传承非遗薪火,以剪纸唤醒民俗智慧,大学生们巧妙架设起贯通历史与未来的美育桥梁。童真视角下的红色表达与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在此碰撞,为乡村美育开辟了更富生命力的实践路径。



撰稿:吴悦
摄图:“綦韵东溪·移路同行”教育关爱服务团
编辑:吴悦
审核:伍晨曦
终核:余隆艺
“綦韵东溪·移路同行”教育关爱服务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