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12月6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第二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古剑书院 含光·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工副院长任瑞娟老师、大健康管理学院学工办主任童学容老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田海燕老师、戏剧影视学院学工办主任曾玉娇老师担任评委,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辅导员参加,部分学生到场观摩比赛。




回顾初赛现场
12月3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辅导员们准时在仁者楼505进行了一场全面且富有深度的笔试考核。此次笔试涵盖学生管理、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的要求,也着重考察了辅导员们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辅导员们沉着应答,充分展现了我院辅导员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貌。


直击决赛现场
第一部分为案例分析环节,这一环节旨在深度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精准研判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比赛中,6组选手以AB角色分工,采取“我提问,你回答”的形式,围绕案例内容展开深入探讨与互动,对案例进行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分析。
在每组辅导员问答交锋、智慧碰撞的过程中,辅导员们展现了敏捷的应变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了精准研判和有效解决。这一环节不仅考验了辅导员们的专业素养,更展示了他们在应对复杂情况时的从容与智慧。












案例分析结束之后,谈心谈话环节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由助演学生配合辅导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这一独特的比赛形式,旨在深度考察辅导员对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解决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比赛中,面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和疑惑,参赛辅导员们表现出冷静从容的态度。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同学们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们细致耐心地为同学们答难解疑,既讲道理又重情感,教育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较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了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在每一位辅导员完成谈心谈话的演绎后,评委老师们都会进行细致的提问。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辅导员在谈话中展现出的专业技能和应对策略,还深入探讨了辅导员工作背后的理念与思考。评委老师们的提问既是对辅导员表现的评价,也是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指导和建议。面对评委的提问,辅导员们展现出了出色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谈心谈话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回答了问题,并表达了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经过两个环节的激烈比拼,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在比赛结果揭晓之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田海燕老师和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工副院长任瑞娟老师分别发表了致辞。
田海燕老师首先对各位辅导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她表示,辅导员们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应变能力,为学院的学生工作队伍树立了榜样。同时,她也希望辅导员们能够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随后,任瑞娟副院长对整个比赛进行了总结。她对到达现场的评委老师和参加比赛的所有辅导员表示了感谢,并肯定了辅导员们在学生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她希望各位辅导员能够继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号召学院老师们能够积极准备即将到来的校级比赛,为学院争光添彩。

经过激烈的比拼,罗德康老师、任超群老师获一等奖,王建老师、张静老师、潘锐老师获二等奖、张倩老师、彭仙老师、王凤老师、张雪老师获三等奖、付孟文老师、李巧莹老师、田园园老师获优秀奖。




此次比赛不仅是对辅导员们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一场充满智慧与热情的交流盛会。通过比赛,不仅激发了辅导员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学院将继续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建”的理念,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各位辅导员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进取,在教育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撰稿:杨阳
供图:杨阳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