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寒假期间,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2024级数字经济1-5班,工程管理1-2班学子们积极回应“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深入基层一线,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锤炼技能、提升自我,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技能实践,夯实职业素养
在湖北省宜昌市,数字经济3班的王鑫雨同学于1月6日至1月26日参与披萨店的实践活动,全程参与从原料配比到成品制作,熟练掌握了餐饮服务的全流程;在北京市通州区领展广场内,数字经济5班的张淼淼同学(1月17日-2月17日)凭借精准的收银服务和高效的客户沟通,赢得了商户与顾客的一致好评。在浙江省苍南县松紫面馆,李东泽同学(1月9日-1月26日)通过煮面、清洁等岗位实践,深刻体会到了服务行业的艰辛,同时提升了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专业赋能,服务民生需求
在桐君阁大药房,张欣怡同学(1月16日-1月22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规范整理药品、统计药物数据,为药房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支持;在重庆市綦江彩虹社会服务工作中心,曾向莹、程婧芸(1月18日-2月16日)通过线上辅导陪伴乡村儿童成长,创新运用情景教学等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巫山县高唐街道神女社区,郑静雯同学(1月22日-24日)在公益托管营中统筹活动组织与宣传,助力社区教育服务提质增效。




实践感悟,书写成长篇章
“这段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参与奶茶店实践的王梓晞同学(1月14日-2月17日)表示,35天的兼职不仅提升了沟通技巧,更培养了理财意识;面馆实践者李东泽坦言:“每天处理上百份订单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在忙碌中保持细致与耐心。”
本次实践活动覆盖零售、餐饮、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共计30余名学子参与。通过岗位锻炼,同学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服务家乡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展现了重庆移通学院学子的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让同学们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撰稿:韩彬彬
供图:数字经济1-5班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