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返家乡”社会实践⑨】志愿暖寒冬 青春绘新篇——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返乡志愿服务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王凤老师引导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数字经济1-5班,工程管理1-2班学子们在2025年寒假以志愿服务践行青春使命,在春运保障、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倾情奉献,用行动温暖寒冬,为家乡发展增添亮丽底色。  

护航春运,温暖归途

广安火车站内,数字经济5班张译桦同学(122-29日)化身“春运守护者”,日均服务旅客200余人次,协助购票、搬运行李、指引路线,用细致服务化解旅客焦虑;面对暴雪极端天气,庞志强同学(21-14日)主动参与社区扫雪除冰,并创新设计用电安全手抄报,开展入户宣讲10余场,惠及居民500余户,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情系社区,传递温情

重庆市渝北区兰馨社区,任庐吉同学(2月6日-15日)带领儿童开展手工创作、知识科普等活动,累计服务时长80小时;数字经济5班李慧敏同学(1月7日-2月7日)联动志愿者团队开展“以爱筑巢”行动,清扫街道8条、探访孤寡老人15户、筹备文艺汇演2场,获社区居民点赞:“这些孩子让年味更浓了!”

科技助农,振兴乡村

重庆开州区橄榄油基地,数字经济4班王莹同学投身“青春建功新重庆”实践,参与无人机监测、智能灌溉等数字农业项目,协助完成2000斤农产品电商销售;郑明广同学(1月-2月)带领志愿者团队悬挂灯笼120个,装饰6栋居民楼,组织文化宣传活动3场,惠及群众500余户,以青春力量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青春宣言,践行担当

“32小时的科技助农实践,让我看到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力。”王莹同学在总结会上分享道;张译桦则感慨:“帮助老人踏上归途的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据统计,本次寒假返乡志愿活动累计服务超2000小时,直接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

返乡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子的良好风貌。在春运保障中,他们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旅客的赞誉,成为了春运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社区治理中,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递了温情,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来自年轻人的关怀与温暖。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他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此次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也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撰稿:韩彬彬

供图:数字经济1-5班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