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数信志愿】“清明寄情,文化传承”访问陵园小学——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清明寄情,文化传承”清明主题活动

2025年4月2日14:00,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陵园小学开展了“清明寄情,文化传承”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向陵园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普及清明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活动以文化溯源为切入点,主讲人莫雯铄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自然现象展开,阐释清明兼具节气与节日的双重意义。通过讲述介子推割肉救主的历史典故,串联寒食禁火与清明扫墓的文化脉络。在习俗科普环节,志愿者以动态地图形式展示踏青、插柳、蹴鞠等传统活动,并结合南北方特色饮食对比——青团的糯香与馓子的酥脆,让传统文化在童声中鲜活起来。

当屏幕亮起人民英雄纪念碑与红军长征总纪念碑的影像,现场师生集体默哀致敬。志愿者以情景讲述的方式,再现赵一曼的坚贞不屈、杨靖宇的孤身奋战、董存瑞的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的烈火永生。同学们被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所打动,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他们明白“岁月静好源自先烈披荆斩棘”的生命教育真谛。

“以清明题,以画寄情”的环节孩子们铺开画纸,用稚嫩笔触勾勒心中清明:有的用嫩绿与鹅黄描绘踏青场景,有的以素雅色调勾勒祭祖仪式,还有的用鲜红底色塑造英雄形象。志愿者穿梭其间,记录下“风筝载着思念飞向云端”“柳枝编成环戴在小红军塑像颈间”等动人画面。这些画作后续将在校园文化长廊展出,成为流动的德育课堂。

此次主题活动通过“溯源-追思-创作”的三维体验,为青少年搭建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平台。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持续探索传统节日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让文化传承如春风化雨,滋养新时代少年的精神家园。

撰稿:王艺璇

供图:向诗琪 莫雯铄 李家茵

编辑:杨阳

复审:田园园

终核:张倩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