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园贷注销流程的公告》,针对近期频发的“虚假注销校园贷”诈骗案件展开专项治理。据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已查处违规注销操作案件1200余起,涉案金额超3亿元。此次行动将重点打击冒充平台客服、诱导转账等新型诈骗手段,同时简化正规校园贷注销流程,保障学生群体权益。近年来,尽管校园贷监管趋严,但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对征信问题的担忧,以“注销账户”“清除贷款记录”为名实施诈骗。专家呼吁,注销校园贷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切勿轻信陌生来电。
一、诈骗手法揭秘:假客服、真恐吓
1. 精准话术恐吓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个人信息,冒充“XX金融客服”,声称“校园贷账户未注销将影响征信”,甚至伪造央行征信报告、银保监会文件增强可信度。
诱导共享屏幕
要求受害者下载视频会议软件,以“指导操作”为名实时监控手机,窃取银行卡密码、验证码。

2. 多层转账套牢
以“清空贷款额度”“验证还款能力”为由,诱骗学生向“安全账户”转账,或引导其在网贷平台借款后转移资金。

3. 典型案例:
2025年4月,某高校研究生李某接到“京东金融客服”电话,称其“学生时期注册的贷款账户需注销”,李某按指示转账58万元后对方失联。
二、权威部门联动打击,筑牢防线
国家反诈中心行动
公安部已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近期打掉3个冒充金融平台的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教育部专项教育
要求各高校通过班会、公众号推送反诈案例,重点普及征信管理常识(注:个人征信由央行统一管理,第三方平台无权干预)。

三、防诈指南:牢记“三不两核实”
1. 不轻信:征信异议需通过央行或银行官方渠道办理。
2. 不转账:任何要求向“安全账户”汇款的行为均是诈骗。
3. 不泄露:拒绝共享屏幕、短信验证码。
4. 核实身份: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或96110反诈专线求证。
5. 核实渠道: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pbccrc.org.cn )查询征信记录。
四、受害者应急处理建议
立即报警:保留通话记录、转账凭证,配合警方冻结账户。
征信维权:若信息被盗用,可向央行分支机构提交异议申请。
撰稿:陈炤羽
图片来源:kuake.com
编辑:杨阳
初审:王凤
复审:田园园
终核:张倩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