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上六时,数字经济商学院院长共膳日在北渡食堂温馨举行。教学副院长王哲,辅导员王健,教师代表陈锐、李敏、张淇凯、王红堂、郑媛媛,以及2022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10余名学生代表,围绕学业发展、职业规划、校园生活等话题展开亲切交流,在轻松共膳氛围中搭建起师生零距离沟通的桥梁。
轻松共膳:从“餐桌”开始的暖心对话
晚餐时分,王院长与同学们一同选餐就座。“今天的菜品合口味吗?”“最近课程压力大不大?”几句家常问候瞬间拉近了彼此距离。不同于传统座谈会的严肃氛围,餐桌上的交流充满烟火气:有同学分享参加学科竞赛的收获与困惑,有同学谈及对考研或就业的迷茫,还有同学围绕学院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提出建议。王院长一边认真倾听,一边不时夹菜添汤,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化解同学们的焦虑。

深度交流:解答成长路上的“关键题”
针对同学们关心的专业学习问题,王院长结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深入解读了学院“数据驱动、管理赋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他指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跨学科融合’,同学们既要精通大数据分析技术,也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未来才能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抢占先机。”针对部分同学反映的“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问题,他透露学院正与多家科技企业洽谈共建实习基地,未来将增设“项目制”实践课程,让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及职业规划,王院长以学院往届优秀毕业生为例,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金融等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建议大家尽早明确目标,参加实习实训或科研项目,积累‘硬核’经验。”他特别强调,无论选择就业、考研还是创业,“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抗压抗挫的心态”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暖心回应:让“声音”落地为“行动”
“共膳日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同学们的每一条建议都有回音。”王院长表示,学院将建立“问题台账”,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事事有落实”。他鼓励同学们:“学院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希望你们始终保持‘主人翁’意识,成为学院改革创新的‘智囊团’。”

院长共膳日旨在通过“小而美”的互动场景,让管理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院长下午茶”“导师沙龙”等活动,构建多层次、常态化的师生交流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院的关怀与支持中逐梦前行,共同书写数字经济时代的青春答卷。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舌尖上的相聚,更是一次心与心的联结。在餐盘交错、笑声朗朗中,师生们共同勾勒出学院发展的美好愿景,也为“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写下了生动注脚。
撰稿:雷馥嫚
摄影:秦煜倩
初审:王健
复审:田园园
终审: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