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2025年5月14日晚上七点半在綦河书院书院观涛多功能室举办了一场以“喂!我听说这次年级会……小心别被带节奏!”为主题的年级会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传播者,但也可能成为谣言的制造者或传播者。

一、沉浸式开场 谎言体验敲响防谣警钟
开场的“谎言入场”环节,巧妙设计悬念,以编造“随机抽取同学免费参加海南三亚研学”的虚假信息,在入场处放置“抽选公告”并在班级口头宣传。同学们听闻后,同学们有的兴奋地拍照转发,有的围聚在一起互相询问,满心期待能成为幸运儿。随后辅导员任超群老师在开场时,假意询问同学们的讨论内容,顺势揭开真相——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被谣言误导的感受。据统计,现场70%的同学进行转发传播。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出谣言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此外,该虚假信息因涉及切身利益且包装得看似权威,极易引发讨论传播;而在事后揭穿环节中能够强调,“官方通知”的造假门槛低,同学们之所以轻易相信,正是因为信息与辅导员老师相关,具备天然的可信度。



二、互动式学习 游戏赋能提升辨谣能力
进入"真相揭露与游戏互动"环节,两场趣味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谣言传声筒"中,同学们通过耳语传递真实事件描述,发现内容与原文差异巨大,直观展现信息扭曲过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未经核实不转发、不参与、不听谣不信谣"的重要性。“谣言侦探社”则让学生分析网红人设造假等网络谣言案例,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其中。也让数信学子懂得如何借助年级会所提供的“辟谣工具包”——在权威机构、主流媒体上查证,鉴别AI图片造假痕迹等方法寻找证据。两场游戏寓教于乐,既让学生认识到未经核实传播信息的危害,又有效提升了谣言辨别与查证能力。


“造谣成本计算”游戏选取典型造谣案例,引导同学们从个人声誉、学业发展、法律责任等多个维度思考造谣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信谣不传谣才是我们大学生该做的事情。

三、多维延伸 从虚拟到现实的诚信践行号召
进入短片观赏环节。同学们一同观看了《黑镜》S3E1《急转直下》,这部以虚拟社交评分社会为背景的短片,深刻映射出谎言在信息传播中的破坏力。从短片延伸至现实,进一步揭示谎言从微小萌芽到酿成危害的演变路径,强化大家对谎言破坏力的认知。
短片中,人们为维系虚假高分人设编织谎言。而现实里,谣言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网络时代,一条未经证实的谣言,可能借由碎片化传播瞬间发酵,不仅伤害个人名誉,更可能冲击社会信任体系。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诚信缺失的危机。作为大学生,诚信不仅是道德准则,更是立身之本。在学业上,严守学术规范、拒绝抄袭作弊,是对知识的敬畏;在生活中,真诚待人、信守承诺,方能收获真挚情谊;在网络空间,理性对待信息、主动辟谣止谣,更是责任担当。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实则构筑起个人品格与校园文明的基石。


随着活动步入尾声,辅导员任超群老师警示:“谣言如暗箭,小则伤个人声誉,大则乱社会秩序。面对网络上纷杂的诈骗信息与不实言论,同学们务必保持清醒,以理性辨真伪,用行动筑防线。”在未来,希望大家能够打破诚信认知误区,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共同守护清朗网络与和谐校园。

撰稿:陈娜
摄影:彭红淋 许雪晴
初审:任超群
复审:田园园
终审:张倩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