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数商反诈|第23期】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指南:守护游戏资产安全!

在网络游戏蓬勃发展,虚拟道具交易、账号买卖、代练代打等新业态日益火爆的当下,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也悄然滋生。不法分子利用玩家对游戏资产的需求,设下重重陷阱。本期反诈课堂,为你揭露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的常见套路,筑牢游戏资产防护墙!

网游交易藏陷阱,骗术多样要警醒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指诈骗分子以网络游戏内虚拟道具(如稀有装备、皮肤 )、账号、代练代打服务等为幌子,通过虚假宣传、伪造交易流程、诱导私下操作等手段,骗取玩家钱财的犯罪行为。他们利用玩家对游戏内容的热爱与对交易安全的疏忽,实施诈骗。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四大“坑”,避坑要点记心中

一、虚假道具诈骗

宣称“超稀有神器,低价出售”“绝版皮肤,限时秒发”,实则发送虚假道具兑换码(无法使用或已失效 ),或交易后恶意找回。某游戏中,骗子以“全区唯一顶级武器”为诱饵,玩家付款后,收到的道具却是普通装备改图标,损失数百元。

二、账号交易骗局

打着“高等级成品号,安全过户”旗号,展示虚假账号数据(如高战力、全图鉴 ),待玩家付款后,要么拉黑失联,要么账号因原主人找回、违规被封,让玩家钱号两空。曾有玩家花数千元买“满级满装备账号”,三天后就因原号主申诉,被强制找回,损失惨重。

三、代练代打套路

承诺“快速上段位”“代肝稀有成就”,收取费用后,要么敷衍挂机(导致玩家账号被封 ),要么中途加价、跑路。比如玩家找代练冲击“荣耀段位”,代练却用脚本挂机,被系统检测封号,代练还拒绝赔偿。

四、私下交易陷阱

“平台手续费高,私下交易更划算”为由,诱导玩家脱离正规交易平台,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一旦转账完成,骗子立即消失,玩家既没拿到游戏资产,也无法通过平台维权。有玩家为省几十元手续费,私下买账号,转账后被拉黑,投诉无门。

网络游戏交易四招防骗,守护资产安心玩

1. 选正规交易渠道:虚拟道具、账号交易,优先选择游戏官方认可的交易平台(如游戏内内置交易系统 )、知名第三方交易平台(具备资金担保、实名认证功能 );代练代打选平台认证的服务商,查看口碑评价。

2. 核实信息真实性:对低价道具、高等级账号,通过游戏内实际查看(如让卖家登录展示道具 )、查询账号历史(第三方工具查封号、交易记录 )验证;代练前明确要求、进度,留存聊天记录。

3. 拒绝私下交易:无论对方如何劝说,坚持走正规平台流程,利用平台担保、仲裁机制保障权益;遇到要求“先款后货”“脱离平台转账”,直接判定为诈骗信号。

4. 及时止损维权:发现交易异常(如未收到道具、账号被找回 ),立即留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交易链接等证据,联系平台客服申诉;若确认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报案,配合警方调查。


撰稿:林佳琪

供图:doubao.com

初审:王凤

复审:田园园

终核: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