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女,中共党员,硕士,创新创业导师库成员,多次获得优秀主题年级会,获评学风建设“优秀指导教师”“安全稳定先进个人”、完满观察团“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参与校级课改项目1项。

辅导员说育人:
几周前,小飞发来在腾讯安全内容质量服务中心前的照片,意气风发的模样让我想起 2021 年秋天。那时刚入学的湖南男孩小飞,性格开朗,主动自荐班委,凭借出色表现当选组宣委员。可不久后,其他班委反映他工作敷衍。我找他谈话时,这个 1 米 8 的大男孩突然大哭,原来他成长于单亲家庭,敏感自卑的内心藏在开朗外表下。此后,我在经济上帮他申请助学金、争取勤工助学岗位,生活中常与他谈心。两年时光,我们从师生变成无话不谈的家人。去合川前,小飞留下明信片感谢我的陪伴,朴实真挚的话语,是我作为老师最珍贵的收获。

彭仙,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一篇,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五四青年红旗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辅导员说育人:
去年九月迎新后,我发现大数据专业二班的小刘未报到。联系其母亲,对方支支吾吾称孩子脚伤不来,语气中的迟疑让我心生疑惑。接连七次致电无人接听,第八次接通又挂断,随后佳怡姑姑道出实情:单亲家庭的她高考失利,要强的她执意打工复读。我为她争取到延期报到。一周后,小刘同意入学。初见时她低着头,像只受惊的小猫。查寝时发现她床头的主持人大赛海报,我便推荐她主持年级会。从第一次排练时声音颤抖、稿纸抖动,到渐入佳境,她逐渐蜕变。如今的佳怡积极参与活动,屡获奖项,总与我分享喜悦。校园里那声 “仙姐” 和灿烂笑容,让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待破茧的蝶,只需给予温暖与耐心,就能等到绽放时刻。

付孟文,女,中共党员,硕士,在校期间曾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河南省决赛二等奖”“优秀团干部”“校级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新生奖学金二等奖”“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辅导员说育人:
2024 年 8 月,作为新辅导员,我迎来首批学生。开学前,一位因体型需定制校服的学生引起我注意,他故作轻松的语气里藏着忐忑。我主动联系学校各部门,几经周折找到资产处朱老师,最终协调商家定制加大校服。沟通中,他从局促被动变得主动询问开学事宜。当他穿上校服时,我明白这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一堂成长课。后续帮他解决住宿问题,日常相处中,我们结下亦师亦友的情谊。一次,他和同学在南江书院邀我品尝家乡菜,因突发状况我爽约成了 “鸽王”。这一年,我在工作中收获无数温暖与感动,看着学生们在校园找到归属感,忙碌又充实。育人的真谛,藏在深夜谈心、沟通细节与烟火日常里。我愿继续以爱与责任,陪伴他们在大学成长。

教育恰似春雨无声润泽万物,是心与心的深度共鸣。辅导员要像敏锐的观察者,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呵护学生的兴趣热忱,同时激励他们走出舒适区,勇敢拥抱多元发展。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方位融合的育人体系,让教育的养分如潺潺溪流,无声却坚定地助力学生成长。古往今来,教育的真谛始终是“唤醒”——唤醒潜藏的天赋,点燃求知的火焰。让我们坚守教育本真,以爱心为明灯,用智慧作航船,引领莘莘学子在人生海洋中劈波斩浪,驶向梦想的远方。
撰稿:刘静怡
供图:数字经济商学院
初审:任超群
复审:田园园
终核: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