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数商三下乡】非遗养生进乡村,健康服务暖人心 ——“‘乡’约振兴,‘移’路繁花”“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5日7,晨光初露,重庆移通学院数字经济商学院“‘乡’约振兴‘移’路繁花”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志愿者们便早早抵达高庙村欧莱餐厅,一场“暑期康养健康,与你同行”为主题的非遗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周氏二指禅、古法刺熨两项非遗养生技艺,为乡村老人送上健康关怀,推动非遗文化在郭扶镇高庙村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特邀非遗传承人周建强老师亲临现场作为周氏二指禅和古法刺熨的传承者,周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古老的养生智慧娓娓道来。活动现场,周老师率先展示了周氏二指禅的独特魅力他的两根手指如灵动的舞者,精确地落在老人身体的关键穴位,通过独特的按压、推拿手法,帮助老缓解身体疲劳、疏通经络。老人们在体验过程中,纷纷对这种新奇又舒适的养生方式赞叹不已,脸上露出放松惬意的笑容。一位参与体验的老人感叹道:“这两根手指按下去,酸胀感一下就减轻了,浑身都舒坦了!”

古法刺熨项目同样备受瞩目。专业人员熟练地运用特制的工具,结合传统的刺熨技法,为老人们进行养生护理。温热的触感与适度的刺激相互交融,老人们能明显感受到身体的酸痛逐渐减轻,精气神也为之一振。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不仅协助专业人员开展服务,还耐心地向老人们讲解周氏二指禅和古法刺熨的原理、功效以及日常保健的小知识,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养生知识转化为老人们能理解、能记住的内容,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也能让老人们将这些知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践行

非遗传承不止于体验,更在于技艺延续。志愿者主动周建强老师学习两项非遗养生技艺的基础手法周老师手持人体穴位模型,足三里、合谷等常用穴位的精准辨识讲起,手把手示范力度的把控技法的运用技巧志愿者半蹲在模型旁,认真聆听不时拿出手机记录要点,还两两一组进行实操练习,反复琢磨周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随后,周老师让志愿者坐在板凳上体验,随着周老师有节奏地按压、旋转,志愿者原本僵硬的肩膀逐渐松弛,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体验结束后,志愿者也纷纷表示,这次的学习和体验不仅让他们对非遗养生技艺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活动不仅为老人们带来了切实的健康福利,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养老服务领域得到了生动传承与创新应用。通过创新实践,非遗养生技艺与乡村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既丰富了乡村老人的健康关怀形式,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乡’约振兴,‘移’路繁花”乡村振兴促进团通过线下讲解、互动体验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了解体验非遗养生文化,既提升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进非遗养生走进高庙村,让高庙村的村民能够深度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健康生活的实践中来,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幸福、有品质,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供稿:郭沐宇王思怡

供图:杨义军、杜江源

初审:刘科君

复审:彭仙

终审:田园园 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