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浪潮奔涌,青年力量正以热血担当奔赴基层一线。2025年7月2日,数字经济商学院“‘乡’约振兴,‘移’路繁花”乡村振兴促进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建设美丽乡村的热忱,走进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庙村,开启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这场青春与乡土的深度碰撞,既是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更是以创新思维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探索。
抵达高庙村后,促进团成员用镜头记录田园阡陌、村落肌理,将烟火气十足的乡村图景剪辑成宣传影像。后续将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矩阵传播,让高庙村的生态魅力与发展潜力触达更广阔的受众,以数字化传播为乡村振兴搭建“云端窗口”。

为明确后续活动开展形式,促进团与村委会干部进行深度交流。双方围绕普法宣传、生态环保、关爱服务、助农增收四大核心板块,展开多轮交流。在普法宣传方面,计划通过情景剧展演、法律宣传等形式,将晦涩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村故事,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对于生态环保,促进团将借助高庙村独具优势的绿色资源,进行“清田护绿”专项行动。针对开展关爱服务活动的问题,促进团成员与村委会干部积极沟通,计划看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退伍老兵,聆听他们的故事。在助农领域,则计划借助直播扩展关注度。


为保障活动实效,促进团深入当地旅游景点与产业基地,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民生需求等维度开展实地调研,对活动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与优化。这种“理论扎根实践”的工作模式,既彰显了青年学子严谨务实的作风,更让“三下乡”活动真正成为连接高校智慧与乡村需求的纽带。

此次“三下乡”是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实践团正稳步推进普法情景剧排练、环保方案细化、助农直播选品等工作,让促进团成员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实现“小我”成长与“大国”发展的同频共振,为高庙村的振兴图景添上属于青春的亮色。

撰稿:李琳
供图:吴月娟
初审:杨锦宏
复审:彭仙
终审:田园园 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