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数商三下乡】寓教于乐传中医 趣味实践育童心 ——小桔灯教育关爱服务团在綦江横山镇的中医文化之旅

2025年7月6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主题活动在重庆市綦江区横山镇活动中心热闹开展,20余名小朋友在趣味互动中开启中医文化探索之旅。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游戏体验、手工制作及趣味竞技等形式,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播撒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志愿者们化身 “中医小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中医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制作艾草锤,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让他们了解各类中药材,体会其中的文化精髓。

趣味讲解入童心,中医知识 “活” 起来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志愿者化身“科普老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中医基础知识。从“望闻问切”四诊法到常见中药材的辨识,结合趣味故事和生活实例,将晦涩的中医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在问答互动中初步建立起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在中药辨识环节,志愿者通过发放小卡片给每个小朋友,小朋友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认识自己手中的药材,并且一一上台展示。课堂中孩子们积极讨论中药材,互相识别手中的中药材,课堂气氛瞬间达到高潮。

巧手制作艾草锤 触摸中医的温度

手工制作艾草锤是活动的一大亮点。桌面上整齐摆放着艾草、棉布、棉线等材料,志愿者先示范了艾草锤的制作步骤:将干燥的艾草装进棉布袋,轻轻压实后用棉线缠绕封口。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专注的模样令人动容:有的小心翼翼地将艾草絮均匀填充进布包,生怕遗漏一丝空隙;有的模仿老师的手法,用彩色丝线仔细缝合布包边缘,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满满的认真;还有的别出心裁地将流苏编织成蝴蝶结造型,为艾草锤增添独特风格。遇到穿针困难时,邻座的小伙伴会主动帮忙;缝制不平整的地方,志愿者便手把手示范技巧,现场洋溢着互助协作的温馨氛围。不一会儿,一个个鼓鼓囊囊、散发着淡淡艾草香的小锤子就完成了。当一个个独具个性的艾草锤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时,整个教室瞬间沸腾起来。浅粉色的布包绣着稚嫩的小花,天蓝色的艾草锤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纸,孩子们举着作品争相展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感受着亲手制作中医养生工具的成就感。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艾草锤,孩子们成就感满满,纷纷表示要带回家给家人体验,将这份健康与温暖传递出去。

知识闯关撕名牌 中医智慧 “动” 起来

最激动人心的“中药撕名牌大作战”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背上分别贴着“柴胡”“金银花”“紫苏叶”等写有中药名称的名牌,化身守护健康的“小药师”,在划定的活动区域内展开智慧与速度的比拼。游戏规则规定,想要“治愈”设定的“感冒病症”,必须集齐菊花、甘草、麻黄等对应药材名牌。 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迅速分散,有的悄悄观察对手名牌,寻找目标药材;有的三两组队,采用包抄战术。当发现“目标药材”时,孩子们或灵活闪避、迂回追逐,或用智谋声东击西。“我找到麻黄啦!”一名小朋友眼疾手快撕下对手名牌后兴奋高呼,随即被其他“小药师”围追堵截,现场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在激烈的角逐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性,更将课堂中学到的中药功效知识活学活用,在趣味竞技中深化对中医文化的理解,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悟”。

3CD8E

童心浸润岐黄韵 德润无声育新苗

此次中医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趣味实践相结合,小朋友们不仅收获了亲手制作的艾草锤,更对中医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场融合知识科普、趣味实践与人文关怀的中医主题活动,不仅让中医药文化以鲜活的形式走进青少年群体,更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此次活动是“小桔灯”教育关爱服务团“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生动缩影。未来,“小桔灯”团队将继续以文化为桥、以实践为舟,引导青少年在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探索中培育时代新人,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绚丽之花。

52863

撰稿:高雅涛

摄影:王乾

初审:高月慧

复审:王凤 张雪

终审:张倩 田园园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