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数商三下乡】青春脚步丈量沙海,温暖守护点亮绿洲希望——九天沙海行,以青春之名绘就民勤绿色诗笺

7月4日,在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门口,数字经济商学院“梭梭青苗护民勤”美丽中国实践团准备出发。夕阳六点的重庆还笼罩在黄昏之中,我们带着行囊与期待,登上绿皮火车,历经11小时硬座,再转乘6小时大巴,终于抵达被两大沙漠夹击的甘肃民勤县。望着眼前皲裂的地表、摇晃的枯枝,当学生问“这里真的能种活树吗”,我虽深知民勤森林覆盖率低、沙丘逼近绿洲的严峻,但仍坚定回应“能”,那一刻,责任沉甸甸压在心头。

56E69

7月5日,在民勤县治沙基地,十五个年轻身影在梭梭林间忙碌。烈日炙烤,他们磨破手掌紧握铁锹,反复填埋浇水后的沙土坑,汗水浸湿红色志愿服,这些孩子稚嫩的掌心与粗粝的沙粒摩擦出曾说过要做到的环保誓言,正用磨破的手掌为它们筑起第一道防线。

80E4D

7月7日,队员们又为当地治沙人开展软塑料环保宣讲。他们细致讲解软塑危害,展示回收再利用的无限可能。看着队员自信讲解、治沙人认真聆听,我深知环保理念正悄然传递,在这片曾经被风沙肆虐的土地上,我们不仅要种下树苗,更要种下环保的种子,让绿色希望在沙海中生根发芽。

7DABB

7月9日,实践团走进仲麟哥直播间开展直播助农。毫无直播经验的孩子们化身主播,耐心解答直播间关于蜜瓜的种种问题,从甜度到种植,从口感到采摘,还不时活跃氛围。我站在一旁,满心感动与欣慰。这不仅是一次助农行动,更是孩子们成长的契机,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学会担当与付出,这正是完满教育的意义所在。

91573

7月11日,实践团开启了文化探寻之旅。我们走进民勤防风治沙博物馆、红崖山水库、瑞安堡、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与雷台,感受治沙人的坚韧、人类与自然的博弈智慧,领略历史的风云与往昔的辉煌。而最暖心的,是邂逅凉州非遗古凉韵三套车。孩子们从陌生到被深深吸引,主动了解传承背后的故事,这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文化的滋养。

81AC5

历经九天三下乡之旅,我见证了团队孩子们从“打卡式实践”到“把民勤装进心里”的转变。他们蹲在沙坑学浇水回填、举着自拍杆卖瓜吆喝、与非遗传承人促膝长谈的模样,远比任何报告数据更让我感动。“一株梭梭固沙志,万棵青苗映初心”,我们的口号从来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躬身实践的点点行动。我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火种。当年轻人开始思考‘能为这片土地做什么’,三下乡的意义便已达成。

撰稿:梭梭青苗护民勤”美丽中国实践团

供图:梭梭青苗护民勤”美丽中国实践团

初审:任冰冰

复审:张静

终核:田园园 张倩

数字经济学院梭梭青苗护民勤”美丽中国实践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