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本是大学生们踏入社会、积累经验的黄金时期,然而,近期频发的多起实习安全事件,却给大家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7月23日10时20分许,一场悲剧降临。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格栅板翻转脱落,6名学生坠入充满黏稠矿浆的浮选槽,最终溺亡,1名老师受伤。浮选生产实习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此次学校组织矿物加工工程2022级本科生进行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其中现场实习一周 。事故发生后,涉事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3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提级调查。


除了上述事件,还有不少令人揪心的案例。有大学生通过非正规渠道找实习,被“高薪”吸引,前往面试后被带至偏僻地区,不幸陷入传销组织,手机等物品被没收,人身自由受限,最后趁传销人员不备求救才得以脱身;曾有女生在电商公司实习时,被要求深夜独自前往仓库盘点,途中遭遇骚扰,而公司却以实习不属于正式劳动关系为由,对女生的求助推诿责任,使得女生身心遭受极大伤害;还有计算机专业男生为积攒项目经验,在实习期间帮公司编写程序,却未曾察觉是违规的爬虫程序,最终因涉嫌违法被相关部门调查,实习中断的同时,还面临法律风险。
这些案例都在警示着我们:大学生暑期实习安全问题刻不容缓。为此,大家在实习过程中要保持警惕,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
1.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注册信息,拒绝无资质、地址模糊的“皮包公司”。
2.凡是要求“岗前培训费”“押金”的企业,多为诈骗,签订合同前务必看清条款,拒绝缴纳任何费用。
3.选择正规招聘平台(如学校就业网、知名招聘APP),接到面试通知后,通过官网或官方电话二次确认,避免单独前往偏僻地点面试。
4.通勤途中避免深夜独行,不搭乘黑车 开启手机定位共享,
5.不轻易透露住址 选择正规公寓或公司推荐住宿,陌生访客核实身份
6.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饮料,聚餐适度饮酒 提前告知亲友行程,保持通信畅通
7.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离开办公室或宿舍时锁好抽屉和柜子。
8.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快递单、车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及时销毁。
9.连接公共Wi-Fi时,不登录网银、支付宝等涉及资金的账户,定期修改社交平台和工作账号密码。
10.熟悉消防通道位置,了解办公设备(如碎纸机、打印机)的正确操作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受伤。
11.如需外勤,提前了解任务详情和地点,与同事保持联系,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向公司汇报。


撰稿:徐静
供图:来源于网络
初审:钱蕊
复审:王凤
终审:田园园、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