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军训特辑】数商·戎光日志⑤从“学长”到“教官”,TA用两种身份守护新生蜕变青春

如果你在清晨的训练场上看到这样一群教官:他们晒得黝黑,口令响亮,却长着一张张难脱学生气的青涩面孔。没错,他们就是校园里特殊的“学长教官”。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

到重返课堂的学生

再到新生军训的引路人

他们正以“教官”与“学长”的双重身份

守护着学弟学妹们的蜕变

互联网金融39连丁青云:怀揣军人梦,他将部队的韧劲带回校园

问:学长当初选择参军的契机是什么?这段军旅经历里,有哪件事至今让你觉得很有意义?

丁青云:我一直有个军人梦,觉得穿军装特别帅气,也想逼着自己练出点韧劲,所以当初就选择了参军。军旅经历里,最有意义的是新兵连最后一次拉练。那次走了二十多公里,有个战友脚磨破了还咬牙坚持,我们几个战友轮流帮他扛背包,最后一起冲过终点。那种“不放弃、一起扛”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特别热血。

问:从退伍军人重新回归校园成为大二学生,刚开始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你是怎么调整的?

丁青云:刚回学校的时候确实有些不适应。在部队里,作息特别规律,突然有了很多自由时间,反而会觉得慌乱;而且我落了一年的课程,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很多内容都跟不上。后来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作息表,像在部队时那样早睡早起,课下还找同学借笔记补之前落下的知识,慢慢就找回了学习的节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1连杨尚渝:在严厉教官和暖心学长之间自如切换

问:现在同时是“学长”和“教官”,面对比自己小一届的新生,这两个身份切换时会有不一样的心态吗?

杨尚渝:心态肯定不一样。当“教官”的时候,得端着点态度,要教新生动作、管纪律,必须有个“严”的样子;但当“学长”的时候,就会放松很多。比如休息的时候,我会跟他们聊大学选课、社团这些校园生活相关的事,甚至会提醒他们“军训后别猛吃冰的,容易拉肚子”,更像是以“过来人”的身份跟他们唠嗑。

问:带训过程中,有没有新生的某个举动或一句话,让你觉得特别温暖,甚至想起自己当年军训的时候?

杨尚渝:有的。有次教齐步走,有位同学总是顺拐,急得快哭了。我跟她说“别急,我当年比你还笨,练了三天才改过来”,后来她偷偷跟我说“教官辛苦了”。那一刻,我瞬间想起自己当年军训时,也给班长递过水、说过类似的话,这种双向的体谅真的特别温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9连段建业:把部队的耐心与条理融入带训日常

问:作为过来人,你觉得新生通过军训最该学到的是什么?有没有特别想跟他们分享的小建议?

段建业:我觉得新生通过军训最该学到的是“坚持”和“集体感”。军训时站军姿、练队列,看着确实累,但坚持下来之后,会发现自己更能扛事了;而且齐步走、拉歌这些活动,都得靠大家一起配合才能做好,能让新生慢慢找到“融入集体”的感觉。建议的话,就是别偷懒、别抱怨,好好享受这段跟大家一起吃苦、一起欢笑的日子,以后回想起来,一定会很怀念。

问:在军训期间可以全身心投入带训,不用兼顾学业,这让你在准备训练内容、关注新生状态时,心态上更放松还是更有责任感了?

段建业:我觉得更有责任感了。不用操心学业,就意味着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带训上,反而会想着“不能浪费这段时间,得把新生带好”。比如每天晚上,我都会提前想好第二天的训练内容,琢磨怎么安排能让新生既能学会动作,又不会太累;看到有新生情绪低落,也能多花点时间跟他聊聊。

数字经济42连周南汐:在角色转换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与责任

问:之前作为学生学长,现在作为教官带军训,这两种身份让你对“军训”的理解有变化吗?

周南汐:变化挺大的。以前当学生的时候,觉得军训就是“熬日子”,盼着赶紧结束;现在当了教官,才明白军训不是瞎折腾,而是想让大家练出点纪律性,也能通过军训尽快熟悉彼此。比如看到新生从一开始走队列走得乱七八糟,到后来能整整齐齐地行进,我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也终于懂了当年自己教官的用心。

问:这次能全身心投入带训,对你来说算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吗?这段经历让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感悟?

周南汐:绝对是难得的体验!以前我要么是军人要么是学生,这次以“教官+学长”双重身份带训,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最大收获是学会“换位思考”——过去我多是“被管理方”,这次当教官要考虑教动作、顾状态、平衡训练与休息,才懂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更懂“责任”:带训不只是完成任务,更是对新生成长负责,这段经历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训练场上的口号声仍在回响,军训的日子还在继续。对于这群“学长教官”而言,每一天都是将军营的坚韧与学长的温情深度融合的实践。

他们不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更是在与新生们共同书写一段正在进行中的成长故事

这段特殊的经历

将成为他们与新生之间一份独特而宝贵的大学记忆

撰稿|张淼淼 周籽豪

供图|丁皙玥

初审|周籽豪

复审|田园园 黄灿

终审|田园园 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