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齐聚 共话发展新篇
为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凝聚发展共识,2025年10月11日14:30,2024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1-5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班于綦河书院励行会客厅召开“师生同心畅言,学院同行致远”院长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特邀数字经济商学院教学副院长王哲、骨干教师代表曾青、郑伟、刘秦阳及辅导员彭仙出席。23名自主报名的学生代表围绕专业学习与未来规划等话题,同与会领导、老师展开坦诚而深入的交流。

师生互动 破解成长困惑
座谈会上,师生问答环节交流热烈,观点交锋频现亮点。面对“大数据模型飞速发展是否会引发毕业生失业”的现实关切,王副院长指出,技术发展主要替代重复性、程式化工作,而创新型任务因其独特性和创造性仍具不可替代的价值。他强调,AI缺乏人类的思维与创意能力,并以新闻稿写作为例,说明关键要素的把握仍需人类参与;他鼓励学生主动“拥抱AI”,将其作为提升效率与创新能力的工具,在人与技术协同中开拓未来竞争力。
针对学生提出“邀请学长学姐分享经验”的诉求,王院长积极回应,明确学院将推动“专家进课堂”等举措,搭建校友与在校生的交流平台。彭老师补充提醒,学生除专业能力外,也应重视为人处世与工作态度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聚焦空窗 指引过渡方向
彭老师就学生阶段性适应问题提出观察,指出2024级学生当前面临的“大二空窗期”困境:“部分学生大一全身心投入部门活动,锻炼了综合能力,但大二随着工作交接或退出,生活节奏放缓,加之专业课压力未达顶峰,容易陷入目标模糊、动力不足的状态,甚至产生迷茫焦虑。作为辅导员应如何有效引导?”
王院长深入解析,强调学生应尽快重新审视并锚定学习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阶段性计划。他建议学生积极拓展课外成长路径,主动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或专业实习,在实践应用中激发兴趣、明确方向,重塑学习投入感与成就感。


答疑解惑 助力个人成长
学生们还提出不少个人成长的具体困惑。有学生代表问及“课堂上不敢大胆表达想法,如何克服羞怯”,刘老师鼓励大家勇于试错、自信表达。她指出,课堂是思想交流的场所,没有绝对对错,每次发言都是宝贵锻炼。郑老师建议同学们从小组讨论等非正式场合开始,逐步建立信心,并通过多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表达能力。
还有学生关心“如何平衡部门工作与竞赛时间”,王副院长建议大家主动规划、合理安排。他认为,面对机会不应犹豫,可先报名参与,在行动中探索平衡之道。曾老师也鼓励同学们,许多挑战看似艰巨,但一旦开始,路径便会越走越清晰,而这种压力下统筹兼顾的能力本身就是重要成长。


凝心聚力 共促学院发展
此次“师生同心畅言,学院同行致远”院长座谈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为学生成长、学院发展蓄力的重要契机。它精准解答了学生在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困惑,为不同阶段学生指明方向;也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鲜活思路,推动教学与育人环节深度优化。
未来,数字经济商学院将继续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凝聚师生合力,在人才培养道路上不断创新突破,共同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游优
供图:黄琬茹、游优
初审:黄琬茹
复审:彭仙
终审: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