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银杏鎏金,桂香浮动。2025年10月18日14时,新兴社区文化广场上洋溢着生动色彩。数字经济商学院“纸鸢计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此启动“秋日传承,非遗小工匠”主题活动。以秋为媒,以非遗为桥,一场连接传统匠心与童真心灵的实践之旅正式开启。

故事启智,非遗魅力润童心
活动伊始,“非遗故事会”为孩子们展开一幅东方美学的瑰丽画卷。志愿者通过生动讲述,引导孩子们探索剪纸的巧思与脸谱的色彩背后的历史渊源。从“秋分祭月”的古俗到“光影童话”的千年传承,孩子们凝神倾听,眼中闪烁对文化瑰宝的好奇与向往。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为后续亲手体验奠定了沉静而坚实的文化基础。


指尖生花,匠心体验悟传承
“咔嚓、咔嚓……”清脆的剪纸声在广场上此起彼伏。在“剪纸艺术体验”环节,孩子们手持剪刀,在志愿者指导下于红纸上精心剪刻。脸谱绘画区同样热闹,孩子们手握画笔,为素白脸谱勾勒斑斓色彩,红脸的忠勇、黑脸的刚直在稚嫩笔触下初显神韵。平凡纸张在指尖翻飞蜕变,不久,憨态可掬的生肖、寓意吉祥的窗花在孩子们手中“活”了起来。每一张专注的脸庞、每一次小心的下剪、每一笔认真的勾勒,都是对匠心的纯粹致敬。作品完成时,抽象的“非遗”化为可触可感的喜悦,成为他们与传统文化的珍贵信物。











童趣展示,小小工匠展风采
剪纸与脸谱作品被精心布置,共同构成充满童真创意的“小小非遗展”。灵动画作与斑斓脸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诉说古老技艺的新生。现场评选出的“最佳小工匠”在掌声与荣誉中绽放自信笑容。这份肯定不仅嘉奖了动手能力,更在他们心中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知识竞答,趣味互动燃热情
沉浸体验后,“非遗知识小竞赛”将活动推向高潮。围绕剪纸、脸谱的趣味题目,快乐复盘所学所见。孩子们争先举手抢答,气氛热烈。知识丰富、反应敏捷的小选手获得非遗主题书签、贴纸等奖品,进一步点燃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热情。



文化扎根,社区共育谱新篇
夕阳为活动镀上温暖余晖。此次“秋日传承,非遗小工匠”活动,让孩子们在指尖流转间读懂传统文化密码,使新兴社区成为非遗传承的“基层文化阵地”。志愿者以青春之力让非遗在清澈眼眸与灵巧指尖间焕发新生;社区以贴近生活的平台助力非遗在基层扎根。孩子们带回家的不仅是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一份秋日匠心记忆,更是一颗悄然萌芽的文化认同种子。


从故事启迪到动手体验,从作品展示到知识竞答,数字经济商学院“纸鸢计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以青春之名,赴文化传承之约。这场秋日实践丰富了社区美育场景,使“知道非遗”升华为“喜欢非遗”。当传统与童心相遇,当志愿者与社区同心,非遗传承的星火必在代代接力中照亮未来,为构建具有共同文化记忆的和谐社区注入持续活力。
撰稿:任冰冰
摄图:李欣、赵含月、韩瑜、周慧
初审:赵含月
复审:张静
终核: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