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是学子日常汲取知识的"能量站",但常因桌面笔迹、窗台积尘、抽屉遗留物品而失去清爽。10月29日12:30-13:00,数字经济商学院"慧眼天使"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再次集结,6名志愿者带领30名参与者组成清扫小队,聚焦仁者楼3至5层所有教室,开展"一室一清·慧眼护净"第二期志愿服务行动,通过"洁净教室+失物归位"双线行动,为校园注入温暖活力。

为确保活动高效进行,支队提前筹备:通过实地勘察明确各楼层教室卫生难点,将30名参与者分为多个小组,每组负责2-3间教室;6名志愿者担任"统筹组长",提前准备垃圾袋、板擦等工具,制作"失物登记卡",细化"桌椅校准、垃圾清理、黑板擦拭、电器检查"四项任务分工。

12:30活动正式开始,各小组迅速投入、默契配合:桌椅整理组俯身逐排校准,将偏移座椅归位、歪斜桌子对齐,使教室布局规整;垃圾清理组手持垃圾袋,细致排查地面缝隙与抽屉角落,清理纸屑、废弃草稿纸等卫生死角;黑板清洁组接力擦拭,先用干板擦清除字迹,再用湿抹布清理粉笔印,连黑板槽粉尘也逐一清除;电器检查组逐一查看电灯、空调开关,及时关闭未断电设备,排查插座安全隐患,守护用电安全。

活动中同步开展"失物寻主"行动。志愿者在清理过程中留意遗失物品,将找到的校园卡、中性笔、保温杯、笔记本等分类收集,详细记录物品特征、发现地点与时间,认真填写"失物登记卡"。活动后,所有失物信息汇总至学院失物招领群,通过"线上公示+线下通知"助力物品归还,目前已成功归还3件物品。

13:00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半小时努力,仁者楼3至5层教室实现"整洁"与"安全"双提升:地面洁净、桌椅整齐、黑板乌黑、电器安全关闭,原本杂乱的教室重现生机。参与同学感慨:"看着整洁的教室,还帮同学找回校园卡,特别有成就感,希望常参与这类志愿活动。"

支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流程,扩大"一室一清"服务范围,建立"定期清洁+动态巡查"机制,将志愿精神转化为长效行动,为打造干净、安全、温暖的校园学习环境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董丽楠
供图:王梓怡
初审:刘科君
复审:田清清
终审: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