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枫叶褪尽最后的红晕,当檐角轻雪触碰梅枝——今日立冬,是冬季的序幕,也是万物沉淀蓄力的起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并非终结,而是静默积累、等待萌发的序章。

立冬·时节溯源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每年公历11月7-8日交节。“立”为起始,“冬”为终了,意为天地气息收敛,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此时气候由秋日的干燥少雨,转向冬日的阴寒湿润,是季节轮转的关键节点。

立冬·三候时序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立冬分为三候:
1.一候水始冰:气温降至冰点,河湖水面开始结薄冰;
2.二候地始冻:土壤渐寒,地表开始封冻,地气藏于深处;
3.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野鸡渐匿,海边出现纹路似雉的大蛤,古人趣解为“雉化为蜃”。

立冬·暖俗人间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民间重视的季节节点,各地习俗暖意融融:
补冬暖身:谚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农人劳作一年,借立冬休整犒赏,北方炖羊肉、南方煮姜母鸭,用热食驱散寒意;
北方食饺:饺子形似“耳朵”,民间认为“立冬吃饺不冻耳”;同时“饺”通“交”,暗含“秋冬交替”的时节寓意;
南方食蔗、酿黄酒:潮汕地区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脆甜甘蔗润养冬日燥气;绍兴人家启封新酿的黄酒,温酒佐蟹,是独有的冬日雅趣。

今日立冬,愿你有热食暖身,有热爱暖心,更有数商同行的底气,在冬藏中蓄力,待春声起时,共赴新程。

撰稿:李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初审:罗垚
复审:任超群
终审: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