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完满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川校区 / 首页 / 完满热点 / 正文

【志愿服务】12个志愿项目Battle出圈!解锁重庆移通学院第七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破圈现场”!

为全面贯彻“志愿者之校”建设战略,深度发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标杆引领效能,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第七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于4月25日圆满举行。由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贺伟,合川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卢言飞,团合川区委志工部部长王楠,重庆移通学院团委书记、书院部部长穆春江,各二级学院学工副院长担任评委,现场共计4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这场青春志愿盛会。本届大赛历时近一个月,围绕“已落地实施项目”“创意策划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三大赛道,21支团队通过赛前培训、项目申报、初赛评审、路演答辩等环节激烈比拼,最终评选出12个兼具创新性与社会价值的项目的获奖项目。

育苗赋能:多维培养体系筑牢赛前培训“充电站”

我校始终秉持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发展理念,依托花果“4+N”志愿者先锋锻造计划,构建起系统化项目孵化体系。通过整合省内外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库资源,以《高校社会实践的项目挖掘与孵化》、《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的理念与实务》、《志愿服务项目评估及其可持续性》等专题讲座形成理论奠基、实践赋能、价值深化的三维培养架构。在此基础上,校团委志愿服务中心徐一丹老师聚焦项目迭代升级,结合往届优秀案例,进行痛点解析-路径重构-模式创新的递进式指导策略。通过“理论浸润+实践淬炼”的多维赋能体系,确保了参赛项目兼具社会价值与创新锐度,实现了志愿服务从经验传承到范式革新的质效跃升。

对标提质:川渝赛事标准搭建志愿项目“练兵场”

本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标2025年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严格参照省市级赛事规范,从项目初评到路演答辩,全程贯穿标准化、专业化理念,打造高规格竞赛环境,助力我校志愿者接轨省市级赛事。大赛邀请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贺伟、合川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卢言飞、团合川区委志工部部长王楠担任专业评委,构建“精准提问-深度思辨-专业指导”的立体化评审体系,通过针对性、启发式提问,直指项目战略规划、实施路径等核心问题,引导志愿者深入挖掘项目价值,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从基础实践向品牌塑造、从表层服务向内涵深化升级,为校园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持久动能通过启发式互动激发志愿者对项目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探索,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从基础实践到品牌塑造、从表层服务到内涵深化的质态跃升,为校园志愿服务事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青春论剑:21个志愿项目点亮多元实践“创新秀”

21名项目答辩人倾情讲述,从帮扶困境青少年到关爱空巢老人,从服务新业态到助力乡村振兴,从有趣的公益课堂到生动的科普宣教,服务群体不同、场景各异、内容多样,却共同洋溢着“志愿红”的炽热温度。

(一)已落地实施项目

美“益”约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专业,创新“专业+项目+实训”模式,以多元内容推进高质量发展;“红色基因传承计划”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利用合川、綦江双校区红色资源,围绕红色基因传承,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理论宣讲;让AI更有爱:留守儿童科技素养成长公益项目以“科技赋能+AI情感疗愈”驱动,针对双江小学留守儿童困境,融合科技实践与情感关怀,实现双重价值。

(二)创意策划项目

“育苗计划”大学生援助事实孤儿帮扶行动构建“情感-思想-教育-健康”四维服务闭环,聚焦事实孤儿成长;“青囊星火”中医文化传播推广志愿服务项目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守护基层健康”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公众健康素养;“青盾联育计划”青少年预防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依托高校学科资源与基础教育场景深度融合,系统性破解传统预防教育中专业化支撑不足、教学模式单向化、家校社协同断层三大核心问题。

(三)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赛道

“稻香商链·智惠凤山”双产助农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专业特色,深化校地合作,与三庙镇协同,通过支教、产业赋能、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与双向赋能。

荣耀加冕:多维评审揭晓志愿实践“星光榜”

21个项目如繁星闪耀,在教育帮扶、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勾勒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图谱。评委从志愿服务项目、展示内容、语言表达、项目管理规范、组织团队稳定、社会影响力、内容合理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2个金奖、4个银奖、6个铜奖。这场凝聚青春智慧的志愿实践,不仅以多元视角诠释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创新维度,更生动展现了青年群体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先锋作用。

品牌铸魂:百项成果书写公益育人“里程碑”

我校高度重视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发展,以团市委、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为枢纽,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专业机构,持续引进“公益未来·花旗中西部高校青年就业支持项目”“公益未来·大学生就业力实践项目”“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玛氏箭牌可持续‘玛’上GO项目”等省级以上优质项目赛事(活动),以深耕品牌化建设构筑多维协同创新生态。

截至目前,我校志愿服务孵化项目149个,广泛覆盖教育支持、环保行动、社区服务、医疗健康、文化推广和扶贫助困等多个领域,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首届重庆市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重庆市“公益青春”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等个人(集体)省市级以上奖项70余项,这些成果不仅是志愿品牌建设的亮眼注脚,更彰显着移通青年以爱筑梦的时代担当。

青春赋能志愿行动,挺膺书写民生答卷。未来,校青联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育人成效,持续深化我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以常态化机制固本、规范化标准强基、多元化生态增效,坚持打造学科赋能的“一院一品”品牌矩阵,推动志愿服务从阶段性活动向长效性项目转型;将志愿微光锻造成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火炬,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实践动能。


撰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摄图: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编辑:金芳羽

复审:史小霞

终核:刘  月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