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法治观念,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校学生会秉承“我为同学做实事”的服务宗旨,于2025年9月18日中午12:30在“青鸟”校园学生法庭举办了“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法治主题辩论赛”。活动聚焦于学生权益诉求、深化法律意识教育,将学生关切的权益问题与网络安全议题相互融合,以思辨之力维护同学权益,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注入新活力。

“青鸟”校园学生法庭作为校园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贴近校园生活的法治实践场景。此次活动中,校学生会以辩论赛为桥梁,将辩论赛的核心环节设置在法庭之中,将网络安全问题转化为具象的权益议题,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读懂法律、学会维权,实现“平台”与“活动”的无缝衔接,真正让青鸟校园学生法庭成为守护学生权益的“身边法庭”。

围绕“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核心主题,辩论赛设置了“网络匿名是否助长违法言论”“校园网络监管是否侵犯学生隐私权”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辩题。来自团直属学生组织与校学生会的两支队伍从不同角度剖析网络安全与法治的关系。
正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依据,强调网络匿名不能成为违法言论“保护伞”,指出部分学生借匿名发布造谣言论、煽动矛盾,只有通过法律界定责任、追究违规,才能维护校园网络秩序;同时提出,校园网络监管聚焦违规信息筛查、网络攻击防范等公共安全领域,符合法律规定,是保障整体网络安全的必要举措,并非侵犯隐私权。

反方则结合校园场景特殊性回应,认为针对轻微匿名不当言论,优先通过辅导员疏导、网络文明志愿者引导等方式处理,更契合校园育人属性,可避免法律惩戒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建议校园网络监管需明确边界,遵循“最小必要”原则,避免过度调取、滥用学生私人信息。现场观众互动频繁,在思维碰撞中加深了对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的理解,深化了“网络安全宣传周”与“青鸟”校园学生法庭的意义。

“辩论赛落幕,但学生权益保护永不落幕。”辩论赛不仅是观点的交锋,更是一次生动的维权教育课。在自由辩论环节,选手们围绕“网络诈骗维权途径”“个人信息泄露后的法律救济”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在场同学思考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形成“辩论+科普”的双重保障,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学护权”的目标。


未来,校学生会将“做好学生服务”作为“青鸟”校园学生法庭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平台搭建+权益导向”的模式,让网络安全法治知识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探索”。同时,也将继续依托“青鸟”校园学生法庭,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用创新的形式让法治教育“活”起来,让权益保护“实”起来,持续为同学们的校园安全与权益保障保驾护航。

撰稿:校学生会权益女生部
摄图:校学生会
复审:汪小艺 卢俐丽
终核:曹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