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异科师生学习、生活共同体的打造,促进异科师生近距离交流与互动,本学期以来,异科导师陈南西老师协同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34名同学展开线上线下同频互动,旨在通过大咖传记阅读打卡、社会实践报告解读、扭扭棒手工DIY、陶艺体验等内容,拓宽异科学子生活视角,带领异科学子跨行业感悟生活乐趣,拉近师生互动距离。
夏日手作:扭扭棒的限定浪漫
为引导同学们捕捉生活浪漫,丰富生活乐趣,在异科师生的共同创意和调研下,联动书院开展以“扭扭棒手工DIY”为内容开展系列互动,异科学子们通过扭扭棒制作技巧学习、百合花卉DIY体验等内容实践,以手工交友,共创出独具特色的夏季限定浪漫作品,定格青春校园中盛放的热烈与美好。来自2023级綦河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卿莲也有感而发,抓住大一时期多元尝试的机会,多方参与和学习自己从前不曾接触的内容,也是一种别样体验。

陶艺体验:捏泥巴的指尖艺术
为强化异科学子动手能力,异科导师陈南西老师还为异科学子们提供了陶艺手作互动体验,让同学们在指尖艺术中深刻认知陶与瓷的无限魅力。异科学子们首度跨专业链接,与书院学子一起尝试陶艺体验,通过对陶艺历史渊源的学习,经过揉泥、拉坯、修坯、刻花、施釉、烧窑等技巧的自主练习,逐渐掌握了陶艺制作的精髓,尽情感受泥土的韧性与质感。来自2023级綦河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吴迪由衷感慨,大学生活就是要敢于尝试,这样才能在自己从未涉猎的领域发现可能擅长的方向,并为之努力。

专项解读:实践档案的定制指导
此外,为积极相应我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相关文件内容,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全面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参与,异科导师陈南西老师协同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34名同学展开社会实践档案内容撰写专项解读会,通过腾讯会议、一对一指导等形式,为异科学子社会实践档案的撰写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异科学子进一步理解和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切身落实中提升综合素质、锻炼毅力和增长才干。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撰稿:吴迪
摄影: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