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为了进一步引导移通学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2023年5月24日16点30分,由重庆移通学院与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咏百家文化,赏诗韵书香”诗文大赛决赛在綦江校区瀛溪书院回声报告厅顺利举办。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谭闻凤老师、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邹明老师、重庆移通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国树副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程燕老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田海燕老师、瀛溪书院发展导师罗美琪老师,以及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辅导员彭路老师和冯诗雁老师观看了本场决赛。

【共赏歌舞之乐,“綦”现诗文风采】
诗文比赛从5月11日开始报名,经过紧张激烈的初赛和复赛选拔,移通学院的8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代表学校与外语外事学院的选手们同台竞技。决赛上,选手们分成四支团队,四人为一组,分别是移通学院“皓月星辰队”“群英荟萃队”和外语外事学院“别和我作队”“所以爱会消失对不队”,四支团队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对对碰、飞花令及风险题五个环节角逐最终桂冠。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低飞。正式环节开始前,来自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张舒涵、赵雨朦等6位同学带来了歌舞表演《兰亭序》,让在场的观众们深深地沉浸优美的旋律中,把大家对决赛的期待值拉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诗韵润心灵,字里藏千秋】
诗文决赛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必答题,本环节为回合制比赛,4个团队轮流作答。此环节各小组稳扎稳打,对诗文的熟悉程度都非常高,分数一时之间难分伯仲。
接下来是紧张刺激的第二个环节——抢答题。本环节是为了考验选手们的反应力、决策力、以及诗词储备量。拿到回答权的第3组手速出众,次次抢占先机,提前锁定了胜利。



第三个环节——诗词对对碰不仅考察了诗文碎片记忆,同时考察了团队协作能力。该环节将完整诗词分割成分成19个碎片,同时穿插1个空白干扰项,打乱分布;选手们需要通过瞬时顺序记忆和诗文完整记忆才能共同完成答题。虽然面对新题型,选手们稍有紧张,但经过谨慎磨合和互助支援,各个团队渐入佳境,得分数一路攀升。

选手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来到了第四个环节——飞花令。飞花令环节打破常规,通过先猜令,再飞令,实现了新的思维转变;随后,小组两两PK,两场飞花令,以“红”和“风”为令,相互飞花,你来我往,毫不松懈,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偶发的妙语连珠,让现场掌声不断,选手们表现精彩绝伦。

【学子多才俊,伯仲难分晓】
风云吞吐寻常事,笑到最后是赢家。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风险题,四道难度各异的题目让现场所有观众都眉头紧锁,巨大的分差值和答题难度使得最终排名变化莫测,现场火药味十足。
20分风险题从错乱的词海中选字组成诗句,4组团队以极快的速度拿到分数;30分风险题以诗文倒放的形式,考察了第四组团队成员诗词的熟悉程度;40分风险题选手根据给出的上阙用毛笔写出下阙,第2组团队细节之错又让人无比惋惜,然而毛笔字苍劲有力,又引起现场观众们的啧啧赞叹;50分风险题——全文背诵《琵琶行》,高难度现场观众一片哗然。答题开始,第1组团队缓缓背来,深远悠长,他们口吐珠玑,现场观众们屏气凝神,专注地听着选手背诵,随着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话音落下,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第1组团队成功拿下风险题最高50分。






【江流天地“外”,与君“通”喝彩】
正式比赛结束后,移通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器乐分团的学生周心怡带来了古筝弹奏《浏阳河》,铿锵有力,不仅舒缓了现场爆燃的氛围,同时,空灵的琴声为此次诗文大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最后来自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别和我作队”和“所以爱会消失对不队”分获本次大赛一、二等奖、来自重庆移通学院的“皓月星辰队”和“群英荟萃队”获得本次大赛三等和优秀奖。




咏千古绝句,体人间百态。通过诗文大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对诗文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移通和外语外事学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加深了两校友谊。芊芊学子重拾诗词魅力,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用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大千世界,品百味人生。

撰稿:杨洋、谢思忆、陈高成、向雨柔
摄影:杨洋、龙饶贝奕、王杰
指导老师:胡戈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