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完满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綦江校区 / 首页 / 完满热点 / 正文

【志愿服务】应急响应“Buff”拉满,安全感蹭蹭“UP” 超级飞侠出动!

爱心是导航,马甲是羽翼

“叮咚!”任务到——超级飞侠齐报道

他们身披责任的“战甲”

逆群穿梭“救援”而行

急救包里藏温柔

知识化作小宇宙

他们就是移綦向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小飞侠,使命必达,爱不打烊!”

乐迪出动!防震演练化身“安全信号塔”

这里是乐迪!马上为您送到!”在动画片里红色飞机穿梭云端的身影,如今在警报声于2025321日下午在綦江区赶水小学响起,这群身披红甲的“小飞侠”瞬间进入“超级飞侠模式”!他们像乐迪一样敏捷,穿梭于教室走廊,引导孩子们抱头蹲下同学们就像训练有素的小战士,马上用手或者书本护住头部,迅速躲到课桌下紧急避险。“警报声是使命的号角,红马甲是希望的坐标。”“别怕,跟着红马甲的方向跑!”队员们轻声安抚慌张的小朋友。短短几分钟,全校师生沿着预定好的疏散路线,快速又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小爱附体!徒步32km的“治愈系护航者”

前方发现稀有鸟巢!请各位探险家切换静音模式!”老瀛山的清晨还蒙着薄雾,1000多名中学生的欢声笑语已划破山野移綦向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携手重庆市蓝天救援队(綦江区)、綦江实验中学成功举办 “探索自然,挑战自我” ——老瀛山徒步活动,将这片山野化作沉浸式自然课堂,从自然科普中学习应急救援知识。

用脚步丈量山川,在队伍后方,一群“小飞侠”正背着鼓囊囊的超级装备”,化身“小爱同款治愈天使”,齐心协力,同学间互帮互助,“同学,水壶装满了吗?”“脚踝疼不疼?喷雾随时待命哦!”他们时而化身“人形导航”,时而变成“移动补给站”,他们总能在山野间变出意想不到的成长魔法,引导着同学们走过32公里的路程,蓝色校服与红色马甲交织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连山风都忍不住哼唱:“有你们在,冒险也能变童话!”

警长上线!班团课堂变身“急救魔法学院”

“知识是盾牌,爱心是铠甲,守护世界的魔法就在你我手中。”319日,移綦向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联动计算机学院各班团于贤者楼328教室、运动场联动举办 “安全护航展担当青春飞扬共拼搏”主题年级会将安全课堂变成热血特训营,瞧!一场“黄金四分钟”的魔法教学正在上演,用“理论教学 + 实践演练” 双模式给班团的小伙伴们进行应急技能培训,“包警长”严丹手持人体模型说:“按压要像乐迪加速一样稳,吹气要像小爱治愈一样柔!”。台下300多名学生认真学习,跟着“小飞侠导师”学习包扎、心肺复苏,绷带打结等急救知识。

“原来急救不是冰冷的步骤,是带着温度的生命接力!”有同学感叹着,当生命在裂缝中发芽,总有一双手递来春天,学好应急知识,这双手可以是任何一位充满善意的人。

酷雷登场!攀岩墙变身“消防特训营”

“全体注意!酷雷模式启动”——20241120日,移通学院的攀岩墙被“小飞侠们”改造成了炫酷的“消防特训营”,在这场以“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为核心口号的119消防宣传月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盛会,红马甲们化身“酷雷同款全能战士”,为同学们开启一场热血与知识碰撞的安全特训!绳索是魔法鞭,灭火器是能量炮,重庆市蓝天救援队手把手教大家“高空缓降术”与灭火技术,在生动的演示过后,学生们纷纷以极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实践演练的各个环节之中。

“安全不是运气,是练出来的超能力!”在这场训练营中,切实增强大学生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未来都能作为云端派送的“生命速递”,化身真人版酷雷描写最硬核的温情代码。

没有喷射引擎的“超级飞侠”,永不返航

移綦向蓝天“超级飞侠”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使命必达”,他们心怀敬畏,穿梭城乡,走进多所学校、10 余个社区,为大众披上应对危机的“知识铠甲”,累计服务人数超 2万人次,总志愿时长1000 +小时。从急救包扎、心肺复苏,到绳索攀爬、水上救援,每一场志愿活动都是永恒的勋章,“超级飞侠”的每一次变身,都在证明:英雄不是披风加身,而是用专业织网,用爱心铺路。

移綦向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用应急救援技能告诉我们生命与时间的竞争,你看,希望从来不是虚无的词汇——它是泥泞里永不放弃的托举,是绝望中突然亮起的手电,是断壁残垣上奇迹般绽放的葡萄糖小花,更是千万双带着体温的手,在人间搭起的永不坍塌的桥。

“世界很大,但爱能飞越每一片蓝天。”如果你的心里住着一个乐迪,向往用速度传递安全感;如果你的背包想和小爱一样,装满治愈山路的温柔;如果你渴望像酷雷般酷飒,用知识击退危险的火焰——那么,“超级飞侠”联盟在等你!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应急救援小飞侠”,解锁你的超能力!和超级飞侠一起把“平凡日常”变成“超级英雄日记”吧!

撰稿:程玉琳、龚钰馨、包诗雅

摄图:包诗雅、龚钰馨、黄奕

编辑:乐砾蔓

初审:秦丽君

复核:秦丽君

终审:姜馨怡

校团委志愿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