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台词,不设剧本,仅凭肢体与想象即可开启一场戏剧冒险!重庆移通学院"名角杯"校园戏剧节外围活动"戏外綦妙屋"于4月23日在綦艺大剧院与星池·游泳馆中间及校内延伸道路拉开帷幕。青马工程10班推出的"戏外綦妙屋X沉'浸'式小剧场"凭借独创的"无语言接力剧场"设计,开演两小时即吸引多数同学参与挑战。

无台词!全凭“戏精附体”
在 “戏外綦妙屋 X 沉‘浸’式小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冒险正在上演。这里无需台词,也没有既定剧本,参与者仅依靠肢体动作和想象力就能开启奇妙的戏剧之旅。活动以 “我是一颗‘树’” 为主题,参与者化身为 “人体信号塔”,开启独特的创意传递之旅。
首位挑战者从主题卡池中随机抽取词语,然后在 30 秒内通过即兴肢体动作演绎该词语的含义。在这过程中,全程禁止使用言语交流。后续的参与者需要仔细观察前一位的动作,解读其中的含义,并重构动作逻辑,完成这场特殊的 “肢体密码” 接力。这种独特的形式,极大地考验了参与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也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肢体 “诉说” 独特的故事。


翻车=高光?戏剧性误读诞生神作
这里可没有 “演错” 这一说!活动大胆打破传统戏剧的条条框框,强调“人人皆可成为主角”。参与者无需专业技巧,只需释放身体本能。当“枝繁叶茂”被传成“群魔乱舞”,当“树影婆娑”变成“丧尸出笼”——所有“跑偏”的表演并未被否定,反而成为活动的核心亮点。青马工程10班特别设置“綦妙灵感档案馆”,将误读片段转化为创意素材,供下一位参与者比划。这一举措不仅为活动增添了趣味性,还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意和想象力,让每一轮的表演都充满了惊喜。

戏精的树生不需要解释
这不是游戏,而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对话。当青年用肢体打破语言的藩篱,戏剧教育的更多可能正在破土而生。在 “戏外綦妙屋”,这可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活动,而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对话。我们不是在比谁演得对,而是在创造连自己都预料不到的惊喜。当青年用肢体打破语言的藩篱,戏剧教育的更多可能正在破土而生。
在未来,相信 “戏外綦妙屋” 这样的活动将在校园中持续绽放光彩,为校园文化注入更多活力,也为戏剧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撰稿:吴晓悦 何宜懋
摄图:张宇航 张璐
编辑:杨谨菊 秘舟 胡森
初审:刘昕
复审:杨雪明
终核:后玉良
“青马工程”完骨中阶10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