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泥塑技艺遇见青年学子的奇思妙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5日,青马工程完骨中阶7班将传统文化课堂“搬进”横山书院,通过一场沉浸式泥塑创作活动,让同学们在指尖塑形中感受非遗魅力,让传统文化在青春表达中焕发新生。
在活动策划初期,青马中阶7班的同学们积极筹备,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到场地布置,再到材料的准备、场地布置,每一步都凝聚了大家的心血,营造出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创作空间。

14:00,随着班级学员们的陆续到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即将开始的泥塑体验。在活动开始前,班主任简要介绍了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充分了解活动流程,并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创作。
无师自通的“泥巴狂欢”
桌上整齐码放的陶泥还带着湿润气息,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展开创作:搓、捏、刻、粘……一双双沾满泥浆的手在光影中翻飞。
同学们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了自由发挥。有的同学选择制作传统的泥塑作品,如小动物、人物形象等;有的同学则大胆创新,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泥塑作品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技巧。他们时而低头专注地捏制作品,时而抬头欣赏他人的作品,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创作的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泥塑界的“神仙打架”
在创作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到展示区,供其他人欣赏和学习。大家围在展示区前,仔细观赏每一件作品,不时发出赞叹和惊叹声。有的同学还主动上前与创作者交流心得,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和收获。这一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有机会互相欣赏和学习,还进一步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成长。




青春与非遗的化学反应:从泥土到星辰的跨越
搓泥、捏形、雕花……一个半小时的沉浸体验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泥塑基础技法,更在指尖与泥土的对话中,读懂了一门千年技艺的匠心传承。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同时,此次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此外,此次活动还增强了青马工程完骨中阶7班的班级凝聚力,让同学们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友谊和了解。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泥塑艺术的魅力。
展望未来,重庆移通学院青马中阶7班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的理念,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将积极探索更多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稿:李瑛杰
摄图:郑翰宇 王浩 梁晓琪
编辑:杨谨菊 秘舟 胡森
初审:刘昕
复审:杨雪明
终核:后玉良
“青马工程”完骨中阶7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