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横山书院结合“塑造力”培养目标,有效发挥横山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塑造能力,于4月18日16:00在知物·多功能活动室开展“向绿而行”旧物转换站第9期活动。活动以"旧物与我"的情感叙事为主线,通过创意改造、叙事共创和艺术疗愈三大特色模块,引导参与者对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再造。同学们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袋、奶茶周边、盲盒包装等闲置旧物,巧妙转化为独具纪念意义的冰箱贴和手写卡片,这场兼具生态价值与情感温度的改造实践,提升了校园低碳行动的参与度,也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环保意识提供了生动范例。

碎片重组计划:100个旧物记忆的环保叙事
每一件被遗忘的旧物,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情感。那些曾被随手丢弃的奶茶杯套、闲置落灰的盲盒包装、揉皱变形的购物袋,在书院活动中重获新生。活动以艺术为媒介,让环保实践与人文叙事交织共鸣,本期活动通过“旧物改造+故事盲盒”的创意形式,将100件回收来的旧物完成了从“废弃之物”到“情感载体”的蜕变。这一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校园资源消耗,更在于引导参与者从生活细节中感知环保的价值。通过亲手改造旧物、分享背后的故事,学生们深化了对“物尽其用”的理解,让可持续理念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真切的生活体验。环保不再只是口号,而成为连接情感、创意与责任的生动实践。

记忆恒温箱:亚克力板里的温度存档
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化身承载记忆的创意画布!把旧衣物、废纸盒等材料裁剪成形,通过双面胶和磁铁固定在透明亚克力板上,改造成个性十足的冰箱贴。与普通手工活动不同,这次每个作品都附带专属“身份证”,就是参与者们亲手书写的故事卡片。“这个钥匙扣是我爷爷留下的”“这片布料来自高中校服”活动现场,2024级古剑书院、信息安全学院的沈叡同学边写卡片边介绍。相较于传统的环保宣传,这种“物品+故事”的形式更易引发情感共鸣,正如活动发起人邓嘉亮所说的:“亲手把旧物变成有故事的艺术品,这样的环保实践比说教更打动人。”


春日低碳展:当旧物碎片开始讲故事
在书院精心打造的“环保艺术角”,100件由旧机票、咖啡袋、奶茶杯等废弃物改造的创意冰箱贴,配合可循环使用的磁吸装置呈现,直观演绎“变废为宝”的环保实践,色彩斑斓的冰箱贴与手写故事卡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环保艺术角新增了一抹独特的故事与情感,吸引着往来学子驻足流连。以强烈的视觉语言诠释着“零废弃生活”的无限可能,当废弃材料在创意中焕发新生,当个人故事通过作品引发共鸣,这场关于可持续生活的对话便完成了最终闭环。


作为横山书院“塑造力”培养的代表性创意实践活动,旧物转换站系列活动成功引导书院学子实现了从动手能力、情感表达、价值观塑造等多维度的成长。未来,书院将持续深化绿色创意实践与“三全育人”的融合,通过情感化、互动性更强的活动设计,培育兼具环保行动力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我们期待这些绿色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让每一件旧物的重生都成为学子成长的见证、让每一个环保故事都化作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让青年智慧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蓬勃力量。
撰稿:邓嘉亮 卢嘉琦
摄图:李浩兰 沈 叡
编辑:横山书院
复审:陈雅若
终审:陈南西
横山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