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第682期|书院围炉夜话——价值思维的挑战与变革

时代快速发展、各类思潮相互碰撞的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哪些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重塑呢?为引导学子深入思考价值思维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变革,4 月 22 日,瀛溪书院、名师课堂办公室联合举办以《价值思维的挑战与变革》为主题的书院围炉夜话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法治文化专业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李德顺担任主讲人,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副院长强杨作为对话嘉宾,与众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学子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思想盛宴。

李德顺教授以自身近 40 年的价值论研究经历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价值思维的重要性。

“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中,价值思维的问题愈发凸显。当下社会冲突多源于价值选择的分歧,例如科学知识有客观标准,而价值判断却因个体差异难以统一”李教授为大家耐心讲解着,举例解释帮助同学们理解也必然不可少“女友和妈妈掉水里先救谁”“博物馆着火先救文物还是救人”“电车难题”等经典道德难题被李教授举例出来,这些难题看似无解,实则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传统思维常以抽象概念判断善恶对错,忽视了现实中个体的多样性和具体情境。李教授强调,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不同,价值的主体是多元的,应根据具体主体的权利、责任和情境来判断价值。

在讲解过程中,李教授还结合古今中外回顾了价值哲学的发展历程。世界上价值哲学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兴起,中国在“文革”后反思教训时开始关注人的价值问题。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从对戏剧表演好坏的思考,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逐步深入研究价值问题的过程。他高度评价邓小平将价值观引入社会主义判断,强调社会主义要以人民为主体,实现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其核心价值观是为人民服务。同时,他对比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指出社会主义追求公平、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强调自由竞争。

此外,李教授还提及当下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临诸多共同问题,如环境危机、资源问题等,应突破旧思维方式,树立全人类共同主体的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肯定了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的积极意义,该理论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从批判走向对话合作,对欧洲联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杨副院长在对话环节中,对李教授的观点表示高度认同,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推荐师生们阅读《李德顺:我的价值研究历程》一文,认为这篇文章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价值观内涵,还展现了李教授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精神,对大家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启发。

到了激动的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提问,现场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通识教育部徐鏖老师就哈贝马斯的审议民主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等问题请教李教授。李教授详细解答,肯定了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同时指出价值与事实存在区别,但价值也有其事实层面,如主体性事实、社会事实等,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退役复学的张廷皓同学提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困惑,李教授耐心回应,强调看待社会发展应全面客观,既要看到发展中的问题,也要看到取得的成果,鼓励年轻人担当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本次围炉夜话活动,通过 “理论讲授 + 深度对话 + 互动交流” 的形式,李教授带师生们遨游在古今中外的价值思维的海洋里。李德顺教授和强杨副院长的分享,真真切切地帮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价值思维的内涵与意义,引导大家在多元价值观中保持独立判断,在时代发展中积极变革思维。相信参与活动的师生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学会关注思维方式,运用价值思维,研究价值理论,努力成为时代价值的塑造者。

参与者感想

原本觉得哲学高深抽象,在李德顺教授结合 “电车难题” 等案例一讲,我才发现价值思维与生活紧密相关。他对不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比,让我对国家发展道路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强杨副院长推荐的文章,也让我学到了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价值思维很重要,让我接触到许多不同观点,以后我在学习生活中,会注重培养价值思维,保持独立思考。

——李雨珊

李德顺教授借助 “电车难题” 等案例,清晰地揭示出传统思维在价值判断中的局限。这让我明白,以往看待问题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和固有模式,而应充分考虑不同主体的多元性。李教授对价值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也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系统的认知。从世界价值哲学的兴起,到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展现出价值哲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陈鑫





撰稿:瀛溪书院  名师课堂办公室

摄图:瀛溪书院 陈宇豪

编辑:瀛溪书院 李南方

复审:赵一群

终审:张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