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玩家,您好!欢迎进入綦河书院项目工坊副本!您即将体验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闯过任务,挑战自我,即可获得隐藏奖励!每个工坊都将带您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感受无尽的创意与激情。
挑战即将开始,勇敢的玩家们,做好准备了吗?前方等待着您的不仅是挑战,还有很多有趣的经历!
主线任务:
任务一:数字经济工作室 - “深度交流促发展,校企携手启新程”
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与校企合作升级,4月2日下午,重庆移通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数字经济教研室主任陈明燕、专业负责人乔兴刚率学生代表,赴重庆市智鼎伟业实业集团开展访企交流。
活动中,智鼎伟业副总经理范建峰介绍公司概况、发展方向及校企合作模式,重点分享低空经济、数字文旅等合作成果。陈明燕、乔兴刚对共建新媒体直播、数字文旅项目表示认可,并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书院工坊日活动,推进直播基地共建。交流环节,学生就空乘从业条件、直播带货要求提问,范建峰一一解答。
会后,企业组织学生参观新媒体直播、航空实训基地,部分学生体验客舱服务、安检实操等项目。此次活动中,校企双方深入探讨合作细节,互邀后续交流,为深化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奠定基础。

任务二:“失物·寻梦”工坊 - “失物‘消’遥游,欢乐连连寻”
4月2日,送 “我” 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明善图书馆前广场,举办 “失物消消乐” 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同学参与。
活动现场设置两大特色摊位。左侧摊位展示近期收集的失物,不少同学成功寻回遗失物品;右侧为失物消消乐挑战区,特制4×5活动板上陈列蓝牙耳机、充电宝、眼镜盒三类共18件失物,供同学们组队挑战消除。
此次活动将趣味游戏与失物招领结合,既为同学们带来欢乐体验,也搭建了志愿服务新平台。创新形式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未来还将持续开展更多创意活动。

任务三:计算机流动服务站 - “除尘焕新貌,电脑净无尘”
4月11日下午2时,计算机流动服务站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开展 “除尘焕新貌,电脑净无尘” 志愿活动。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携电脑前来。志愿者熟练卸下电脑螺丝,打开后盖,用毛刷清理风扇灰尘,以清洁泥清洁键盘,用清洁剂擦拭屏幕,让灰尘无处遁形。部分同学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习实操电脑清灰。
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以高度责任感为数十台电脑深度清洁,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活动不仅提升了电脑散热性能、降低故障风险,也为师生营造了良好教学学习环境,期待未来有更多实用贴心的校园活动。

任务四:数据艺术工作室 - “指尖匠心·网联未来”
为深化双院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4月25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携手綦河书院,在綦河书院3号楼数据艺术工作室举办 “指尖匠心·网联未来” 网线制作大赛。
赛场上,10支跨学院队伍展开激烈比拼。选手们严格遵循剥线、理线、压接、测试等流程,以速度与精度展现专业技能。经过两小时角逐,“极速飞线队” 凭借1分48秒的操作和100%连通率斩获冠军,“纤毫匠心队”“网域先锋队” 分获亚、季军,“星河智联队”“綦河工匠队” 分别摘得 “最佳工艺奖”“团队协作奖”。
活动设置观众互动环节,通过知识问答、故障排查等形式普及网络技术知识。文豪主任在颁奖时鼓励学生坚守匠心,彭丽珺老师点赞双院协同育人模式。本次大赛以赛促学,推动学科融合,为培养网络技术复合型人才提供平台,未来双院将策划更多实践赛事助力学子成长。

副线任务:
任务一:中国故事大讲堂 - 讲述家国故事的“未来传承人”
4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吴如涛、刘渝老师联合红岩木铎导游社,开展中国故事大讲堂实践研学第 6 期活动,吸引全校 30 余名学生参与。
巴人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巴文化专题博物馆,以冬笋坝遗址文物及三峡考古发现为依托,浓缩巴人历史。活动中,师生走进一楼 “巴人巴国巴文化” 展厅,古朴陶罐、寒光兵器等文物,在讲解员的讲述下,展现三峡文化、巴人骁勇精神与抗战风骨。二楼展厅里,巴蔓子 “刎首留城” 的忠义故事,更让巴人坚韧包容的人文精神深入人心。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此次研学让自己深刻领略巴渝文化魅力,未来将主动传承弘扬巴渝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任务二:创造星期八 - 新闻梦想的“探索之旅”
4月12日至13日,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綦江校区)组织30余名学生开展为期2天1夜的半山书院森林海研学活动,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学员、校通讯社社员等参与其中。
12日上午,师生抵达半山书院。带队老师杨洛组织分组研讨,介绍周边调研采访地点及安全事项后,带领学生前往南温泉公园开展分组采访调研,自然风光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灵感。
13日上午,媒体记者、青年作家范圣卿带来《从记者到作家 —— 新闻与文学的关联》讲座,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转型心路,围绕文学创作、图书出版等内容展开讲解,鼓励同学们以热爱为引走出文学之路。
活动尾声,郝树静老师总结指出,此次研学融合理论与实践,助力提升学生新闻采写能力。同学们表示,研学既亲近自然,又学习到采写技巧,更坚定了文学创作梦想,为追逐文字梦想积蓄力量。

任务三:红色研学工坊 - 穿越时空的红色探险
4月25日,綦江红色文化研学坊组织20余名师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段莉、刘派老师带领下,走进渣滓洞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渣滓洞曾是关押革命志士的残酷看守所,江竹筠、许建业等英雄在此坚守信仰、英勇抗争。活动中,狭窄昏暗的牢房、锈迹斑斑的刑具、令人胆寒的审讯室,无不诉说着那段悲壮历史。同学们神情肃穆,仔细观看历史照片与文字介绍,在女牢旧址前,不少人被江姐等女烈士事迹感动落泪。
参观后,师生展开交流。学生们感慨,实地参观让革命历史不再遥远,深刻体会到先烈为理想信念的巨大牺牲,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以先烈为榜样,勇敢面对挑战,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此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与精神洗礼,未来,綦江红色文化研学坊将开展更多红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恭喜各位玩家,游戏已通关,所有任务已顺利完成,您的冒险旅程也已画上完美的句号!每一个任务,都是一场充满挑战与奇遇的冒险,每一次跨越,都是对自我潜能的超越。
通过这些平台和项目的参与,希望同学们不仅在专业技能上获得了显著进步,也在实践中锻炼了综合素质,全面准备迎接未来发展的各项机遇与挑战。
綦河书院将继续深化育人理念,创新培养路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与帮助。坚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我突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撰稿:綦河书院各工坊、陈思颖
撰图:綦河书院各工坊
编辑:陈思颖
复审:陈思颖
终核:张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