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电子设备使用失控、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困扰着书院学子。为激发书院学子兴趣思维,提升专注力,玉棠书院充分发挥社区育人优势,开展第33期焦点圆桌会讨论。通过搭建共学、共创、共建的交流平台,引导学子围绕“减少屏幕时间,回归真实学习生活”展开深度探讨,共同寻找科学管理数字生活的有效路径。
经前期调研,主持人以一组详实数据,直观呈现了学生群体屏幕使用时间的现状,令学生们深切感受到这一问题的普遍性与严峻性。活动中同学分成两组,围绕“减少屏幕时间,回归真实学习生活”的主题,就“屏幕时间激增对学习与生活的双重冲击”“有效削减屏幕使用时长的方法”“重返真实学习生活的价值与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在热烈的分享环节,A组的同学优先发言。他们小组经过深入讨论后认为,过度依赖屏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涟漪般蔓延至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上,屏幕的诱惑让注意力像脱缰野马,难以聚焦,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成绩自然一落千丈。生活中,作息变得紊乱无序,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与身边家人、朋友的交流也日益稀少,情感纽带逐渐松弛。
为减少屏幕时间,A组同学们提出诸多可行之策,如在宿舍设“无手机时段”,同学间相互监督;或借助番茄钟等工具,定时“逃离”屏幕,全身心投入学习与事务。


B组的同学也积极加入分享行列,亮出了他们的独到见解:“长时间深陷屏幕泥沼,我们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内心愈发浮躁,深度思考的能力如流沙般渐渐消逝,社交也流于表面,只剩浮光掠影的寒暄。”
为扭转这一局面,B组同学提出针对性建议。学校可开展“数字排毒”活动周,活动期间学生统一上交手机,全身心投入读书分享会、户外探险、体育竞技等线下活动,重拾与现实世界的亲密连接。此外,他们还呼吁同学们制定专属屏幕使用计划,清晰划定每日电子设备使用时长与用途,以自律之姿严格践行,逐步摆脱屏幕束缚。


在本次围绕“减少屏幕时间,回归真实学习生活”的研讨中,来自双体软件经营产业学院的钟玲老师凭借丰富经验与深厚学识,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见解。钟玲老师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对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有着敏锐洞察。
她指出,不应全盘否定屏幕,而要学会合理运用。可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汲取优质资源提升自我,但需规避无关信息干扰。同时,她提出“时间分段管理法”“场景化设备使用规范”等实用策略。最后,钟玲老师鼓励同学们以研讨为起点,将讨论成果付诸行动,在书院社区发起“数字健康打卡”“无屏学习日”等活动,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


本次焦点圆桌会通过“屏幕时间管理”这一数字时代关键议题,围绕学子的两大核心能力:一是以目标导向规划数字生活的领导力,二是抵御信息干扰的深度专注力。活动不仅提供科学方法论,更通过情景模拟的实践环节,让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锤炼自我管理能力。玉棠书院将持续聚焦专注力培养,既要有驾驭技术的战略思维,更需保持持续专注的定力,在信息洪流中锚定成长坐标。
撰稿:梁博乐
摄图:梁博乐、亢宗洪
编辑:亢宗洪
复审:熊文文
终核:王江文
玉棠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