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时青铜鼎到现代鸳鸯锅,火锅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味觉注脚。5月18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河书院中庭人声鼎沸,蒸腾的热气裹挟着沸腾麻辣弥漫全场,在《周易》八卦的哲学智慧与火锅“一生二”的包容之道中交织,在原创主题曲与传统舞狮中交融。本次活动以“沸腾·正当时”为主题,以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为育人底色,融入火锅文化、校园文化、商科教育、劳动教育、完满教育,三百余名师生在举箸涮煮间,既品舌尖热辣滋味,更悟文化调和之道,共同见证了一场“从舌尖到心间”的文化共振。


火锅者,阴阳相济之器也。一口铜锅,半白半红,恰似太极两仪。锅中食材,各具卦象。5月18日下午,綦河书院名誉院长郭晓东教授以周易八卦为切入口,结合中国哲学文化中的太极乾坤,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有关火锅里的哲学主题讲座,他以鸳鸯锅为喻,生动阐释“太极生两仪”的智慧,清汤为阴,红汤为阳,阴阳二气在沸水中交融激荡,演化出万千滋味。

当鼓点开始以心跳漏拍的频率锤击耳膜,来自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古剑书院的张云杰同学唱响着专属于火锅文化节的原创主题曲《热辣滚烫》,押韵的词句与跃动的节拍完美融合,重庆文化、火锅文化与完满育人理念巧妙结合,此刻台上的主角便是文化最佳的育人成果。

音符撕开凝固的热浪,肢体划破陌生的隔阂,来自T.sparkle舞社的舞者与大数据学院丁山书院的张岚同学用力量与热情并驱的舞姿点燃现场,沸腾的火锅用咕嘟冒泡的声响赞叹着艺术的舞蹈。在我校完满教育理念的烹煮中,同学们跨越专业、兴趣的限制多元发展,遨游在风味十足的移通特色锅底中绽放独属于自己的魅力风华。

夏日的热情欢呼与火锅的热烈,让火锅节现场艺术与快乐齐飞,青春与激情碰撞。婉转悠扬的流行歌声缓缓唱响,旋律如诗心弦共振,沉浸于音乐的海洋,音符好似火锅诱人的香气,搭起师生、生生间相聚的桥梁。

氤氲的热气中,移通醒狮活力登场,舞狮队员身姿矫健,狮子灵动跳跃,恰似火锅食材在锅中翻腾。威风凛凛的舞狮,不仅寓意吉祥,更如火锅文化般,以热烈姿态传递着川渝地区的豪迈与热情,以青春的朝气呈现着少年的意气无畏。


夏日的骄阳让青春之光愈发热烈,綦河书院名誉院长郭晓东教授也现场为移通师生送上了深深的祝福,郭院长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讲述火锅文化的历史魅力,结合八卦“变易”思想,解析火锅食材的多样性与人生选择的多元性。随后,郭院长与现场师生共同举杯庆祝这相聚的欢乐时光。火锅沸腾,红油翻涌飘香,三百余名师生举杯笑谈,热气裹着欢闹,筷影纷飞抢食,在举箸涮煮间既品舌尖热辣滋味,更悟文化调和之道,共同见证了一场“从舌尖到心间”的文化共振。


这场校园火锅文化节不止于味觉的狂欢,更以火锅为镜,照见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对话,当《周易》智慧融入涮煮之间,当舞狮鼓点呼应青春节拍,师生们在热气氤氲中感悟的,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是多元共生的力量,更是以沸腾之姿拥抱未来的勇气。铜锅沸煮间,“热”是师生情谊的炽热蒸腾,“圆”是书院社区的和美图景。从“一元初生”的单锅沸腾到“一生二”的阴阳调和,火锅的演变史恰似学校育人模式的进化之路,双院协同似麻辣与温润的精妙配比,既培育学术锋芒,亦蕴养人文情怀,在“朋辈互助、社区共享”的新圈层中,勾勒出“完满教育”的立体画像。愿这股从锅底升腾的热忱,永远照亮每个移通人“舌尖到心间”的成长之路。





撰稿:游佳乐、王乐乐、王琳、杨思一
摄图:綦河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学生书院联合会
编辑:綦河书院
复审:彭子怡
终核:张天赐
綦河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