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渐渐偏离原本的定位,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甚至愈行愈远,那么它们的结果将会如何?2025年5月29日14:00,古剑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于GJ101含光·报告厅展开,程院长以李宁从传统运动品牌向“国风+潮流”国际化潮牌的转型为切入点,带领在座学子透过商业表象,洞察商业世界背后的本质规律。

此次课程以一则针对李宁运动潮流产品的代言视频展开。针对代言人的选择,品牌传达观念等方面,程院长与学生们展开了讨论。李炎融同学说道:“宣传更侧重塑造品牌‘酷’‘潮’的抽象形象,却未能清晰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与独特卖点。”程院长随即从商业战略角度分析指出,李宁采用分线代言、构建代言人矩阵的策略,意在最大化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但这一策略模糊了品牌本质,李宁究竟是在售卖运动产品的核心功能与科技,还是在传递国潮情怀?当商业宣传过度聚焦情感共鸣与标签塑造,而忽视了“运动科技”这一品类本质时,让消费者最终感知到的可能仅是“一个抽象的陪伴成长的符号”。

李宁品牌相关广告视频

深入探讨李宁品牌时,程院长展示了多组广告素材,引导现场思考品牌认知。同学们普遍将李宁与“运动产品”“国潮”、“国货之光”等标签紧密关联。李穗同学精辟总结:“李宁的核心是卖运动产品,国潮是它贴上的标签。”程院长高度认同这一观察,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宁当前面临的核心战略困境——在“国潮标签”与“运动科技本质”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失衡,李宁在拥抱国潮风口、塑造潮流形象投入巨大且成效显著,但相对忽视了对运动品牌安身立命之本——产品功能性与运动科技的持续深耕。


课程尾声,程院长借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精神升华主题,为在座学子们植入了面向未来的商业生存智慧。程院长精辟总结道:“短期可借风口起飞,长期必靠内核立足。”李宁的起伏历程,正是这句箴言最生动的注脚——抓住了国潮红利固然能实现飞跃,但缺乏核心技术、忽视品类本质、价格与价值脱节等“内核”问题,终将制约其长远发展。在算法深刻重构商业逻辑、潮流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回归定位本质、保持自我革新,方能实现基业长青,教导移通学子在个人学习中明晰方向、在创业实践中坚守价值、在人生决策时洞见本质,培养出既有商业智慧又具人文底蕴的新时代人才。

撰稿:王博韬
摄图:韩石峰、张子豪
编辑:贺军、黎家德
复审:刘思含
终核:卓嘉
古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