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704期|致并肩的你 | 一封关于书院成长的告白信 ——2024-2025学年优秀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答辩大会

2024-2025学年,我校持续坚持空间与社区一体化育人理念,深化“专业在学院,生活在书院”的双院制教学。围绕“效能提升年”工作指导思想,为保障书院“一院一品”制建设与育人体系优化,提升书院学子的人文精神与综合素养,学校重点在体系构建、品牌塑造、运行服务、项目搭建等方向守正创新、走深走实。为了充分激发各书院自主性,持续推进学生书院“一站式”社区育人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综合型服务型学生组织。同时,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进一步推进书院制建设,书院部组织开展优秀书院学生自治委评选工作。

本次评选成绩由前期材料得分和现场答辩得分共同组成,前期材料得分占比50%,现场答辩得分占比50%,根据最终排名评选出两个“优秀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

6月13日中午,终选答辩大会于贤者楼423多功能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次答辩会邀请到的书院部部长曹玉姣、綦河书院综合办主任张天赐、玉棠书院综合办主任王江文、横山书院综合办主任陈南西、观云书院综合办主任杜荧、古剑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卓嘉、南江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罗美琪、丁山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赵锦阳,书院部科员、各书院学生发展导师带领自治委的同学来到现场,一睹各书院的风采。

(一)致跋涉中的我们:时光刻痕里的成长步履

围绕“家文化”“领导力”双核驱动,在家园活动、书院空间、文化打造等核心方面,定制书院人的专属成长轨迹。书院工作的学年回顾视频《我在书院读大学》中,具象化呈现了各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在本学年的卓越成果,彰显出各书院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实干精神和昂扬风貌。

这一年,我们共同见证:空间与社区一体化的育人实践深度融入书院场域,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书院育人的温度。从体系构建到项目搭建,从运行服务到品牌塑造,一粒名为“让学生‘折腾’起来的”种子在书院土壤里蓬勃生长,结出青春的果实。这一切的跋涉与荣光,都凝结在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成员们日复一日的汗水与智慧里。

(二致闪耀的我们:聚光灯下的回望与情感共鸣

各参评书院需围绕组织建设、空间阵地、宣传推广、资源拓展、活动开展进行分享讲述,各书院依次进行答辩。

溪汇綦河,幸汇綦河。綦河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的杨思一以“汇”为钥,解锁团队的聚能密码。342场活动织就成长网络,围绕“构想”、“演绎”、“共情”三大故事力培养基点,“诚意正心”家风家训,多方联动打造多元共享社区平台,共同建造朋辈互助圈层。綦河学子正以“链接点文化”为舟,驶向更辽阔的完满海域。

瀛溪书院以“携手前行,重新破局”为笔,创新采用双人答辩模式。来自瀛溪书院自治委员会的汤郁和夏华尧从社区家园到精神港湾,从校内实践到校地共建,讲述本学年从重构到焕新的成长答卷。69天的磨合淬炼凝聚力,瀛溪书院用“前瞻力”育人理念串联起棋艺角、财商课堂等特色活动,让每个步履都成为破局路上的闪光点。

以“小火慢炖”为韵脚,南江书院这一年用文火熬煮成长滋味。南江书院主席庞佳琦将陈册教授领衔的导师团作形容成“汤底”,62名自治委成员比作“群像灶台”,在110场双核活动中慢炖思辨火候。这锅慢炖青春的浓汤,正以《南江月报》为碗,盛上“双院1+1”的协作回甘,在文火不熄中熬出属于南江的醇厚风华。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丁山书院赵青青以“向内扎根、向外绽放”为路径,在拓荒之路上书写成长答卷。向内求,125场活动的打磨,让组织文化在实战中生根;向外看,联动瀛洲科幻学院打造多个项目,以跨界合作打开育人边界。这颗从2024年春天萌发的种子,正踏歌前行,让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成为照亮成长的光。

蜀道难?玉棠30人团队踏平坎坷成大道!玉棠书院自治委亢宗洪以李白诗句破题,这支30人团队用“3456+金字塔育人体系”凿开成长之路。当“禾午”文创IP席卷校园,347条宣传文案、70万+浏览量背后,是凌晨三点改方案的黑眼圈,更是小团队撬动四千人的玉棠基因——难行能行,方为书院真道!

由横山书院自治委匠心打造的素人成长栏目《横山书院成长短剧》,邓小彦携63名“剧组新人”担任创世体验官,以“SSR团队系统”“空间改造秘籍”为剧情主线,在“横山UP社区”与“塑造力项目”两大栏目板块中解锁青春剧本。这场从“萌新”到“主角”的热血剧集,正邀每位青年接过镜头,在“塑造力”内核中续写属于自己的活力篇章!

古剑书院田盛中以江湖侠客的视角解构“古剑征程”,终极使命是由60人组成的侠客团队将钢筋水泥的建筑雕琢成有温度的美育家园,由此相继解锁“黄金主角团集结”“秘境画卷绘制”“论剑盛典打响”等进阶副本,让古剑剑气穿透书院围墙,在江湖版图上刻下美育荣光。

观云书院自治委负责人袁志强以“完满充电宝”为喻,将成长比作能量蓄积的旅程。从跨界綦江文旅委打造米粉节到联动中医院启中医文化传承基地,从复活榫卯的“鲁班杯”到端午抓鸭子民俗,51场家文化活动与44场领导力项目在跨界充电中点亮青春旷野。这座永不断电的充电站,正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不是满格电量,而是勇敢凿开每个充电口的发光勇气。

(三致未来的我们:星光汇聚处,共赴下一场山海

书院部部长曹玉姣表示从去年答辩的PPT汇报到今年融入视频、音乐与创新答辩方式的破圈呈现,各书院这一年的每一步成长都镌刻着团队的坚守——活动数量与质量双提升的背后,是师生用匠心深耕细作的温暖印记。她特别点赞这份“淋漓尽致的风采升级”,并对答辩学子提出通过脱稿、高度凝练提升汇报效果的建议。

对于未来,曹部长有三句嘱托:让团队精神在书院建设中薪火相传,学习身边榜样的闪光点;跳出“闭门造车”思维向多元经验取经,主动链接校内外资源拓展视野;把同学们现场的真实反馈与好评作为活动设计的“黄金标尺”,让每场活动都能感受到书院的力量与温情。正如她所言,书院的温度从来不止于舞台上的闪耀,更藏在每一次倾听、每一份创意、每一次对“家”的用心打磨里,下一站的精彩,正待师生以共鸣与创新继续落笔。

一日书院人,永远书院人。这场评选,是学年的句点,更是梦想的新起点。让我们继续汇聚青春的力量,在彼此陪伴中成长,于共同奋进中蜕变,于不辍之行中期许万里。在移通这片沃土上,持续深化书院魅力,助力学生友好地为所欲为,肆意地野蛮成长!

文字:张昕妍

书院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