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68期|横山书院:从素坯到釉彩:横山学子的百件陶瓷“毕业证” ——“横山国瓷研学录”立体化陶艺教学结硕果

为全面推动校园工艺文化向更高品质、更深内涵发展,横山书院依托塑造力培养路径,持续深耕并精进“横山国瓷研学录”特色活动。本学期以来,书院聚焦陶瓷艺术精髓,共计开展7期专业陶艺研学课堂。在经验丰富的陶艺导师张姣的悉心指导下,工坊学子们系统锤炼了揉泥、拉坯、修坯、上釉等核心基础技法,并深入探索了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拉坯塑形等多元成型工艺的精妙所在。活动吸引了近百名书院学子热情投入、深度参与,他们将对传统技艺的敬意与当代创新的思考熔铸于陶土之中,最终创作出近100件构思精巧、形质兼美的陶瓷作品,生动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碰撞下的艺术活力。

素坯穿彩衣,个性表达活起来!

当素坯与釉彩相遇,艺术生命由此觉醒。6月11日,横山书院迎来本学期收官课堂——上釉创作,书院学子们带着精心拉坯、塑形、阴干后的素坯齐聚工坊。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充分展现对各自作品的理解与独特创意,有的巧妙运用釉下青花描绘心中意象,追求水墨般的意境;有的尝试釉上彩绘,用明快色彩讲述青春故事;更有同学大胆探索釉料叠加与烧成后的肌理效果,期待冰裂纹带来的惊喜。每一笔釉色的选择与涂抹,都凝结着对泥土特性的把握、对成型过程的回忆以及对最终艺术表达的深思熟虑。这堂充满无限可能的釉彩课,为逾百件凝聚心血的作品注入了最终的生命力与个性表达。

泥土幻千形,创意结晶出炉啦!

三角杯以规矩中的优雅整齐列阵,造型挺括、线条流畅,展现学子们扎实的拉坯成型技艺,完美融合实用性与简约美感;通过泥条盘筑这一古老技法创作出形态各异、充满原始张力的花器、笔筒与装饰罐,盘绕的泥条如凝固的旋律,诉说着质朴的艺术语言;而在创意手捏的世界里,想象力彻底迸发,诞生了充满童趣、个性张扬的小雕塑、奇特摆件与抽象装饰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创作者独特的故事与情感烙印。这方寸之土,不仅凝结着个体的温度与想象,更在窑火的淬炼中,化作当下心灵与千年技艺薪火相传的生动印记。

学生作品赏析

回顾本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同学们不仅在指尖上感受了泥土的温度与可塑性,更在创作中体会了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与创新的无限可能。近100件饱含心血的陶瓷作品,是同学们技艺成长的见证,也是书院工艺文化培育结出的生动果实。展望未来,横山书院将继续深化“塑造力”培养路径,为学子们搭建更广阔的工艺实践平台。下学期,书院计划推出“装饰陶专题课程”,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掌握基础成型技法后,进一步探索陶器表面装饰的丰富语言与表现力,深化对陶瓷艺术的理解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期待在新的学期里,同学们能继续释放创意,用双手塑造出更多承载思考与美感的陶艺作品,让校园工艺文化的芬芳持续浸润心灵。




撰稿:熊绍东、周  林

摄图:陈艺齐

编辑:横山书院

复审:陈雅若

终审:陈南西

横山书院、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