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213期|玉棠书院:草间除杂焕新绿·枝头摘果品农香——心流·乡村振兴小分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记四

深化重庆移通学院实践育人内涵建设心流·乡村振兴小队19名青年学子7月5日在綦江区柏林村柏雀林农庄开展了一场“躬耕田园·知行合一”的劳动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杂草清零行动+助农水果采摘”的实践模式,以身体力行诠释劳动价值,以专业视角赋能乡村,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机统一。



杂草丛生,耕耘正当时

面对农庄周边“草盛苗稀”的现状,志愿者们化身“田间学徒”,在老农指导下掌握“斜45度下锄断根”“腰臂协同发力”等核心技巧。汗水浸透衣衫,他们俯身田间,紧握锄头,精准发力。每一次弯腰、每一锄落下,都是对“精耕细作”的践行。他们以实干为柏雀林农庄“梳妆”,用青春的力量为柏雀林褪去芜杂、焕新颜。



硕果累累,采摘正当时

劳动间歇的“摘果环节”成了最甜的调剂。志愿者们跟随老农进入柏雀林果园,牢牢记住“桃子成熟看果蒂,微微发软正当时”“李子选果看白霜,粉厚均匀甜度高”的采摘诀窍。在桃李树下,他们目光专注,手指轻巧,托住饱满的李子,指尖捏住果柄,熟练地“转”、“扯”,果实旋即落下......采摘过程中,志愿者们也了解到农庄水果的品种、种植规模以及销售情况。一番劳作过后,大家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的鲜甜果实,那份融入自然的惬意和收获的满足感,成为一堂生动的“田园实践课”。



“每一滴汗水都有意义,每一次弯腰都是成长”除草时草茎断裂的脆响、摘果时指尖沾染的果香,让“农作不易”从抽象概念变为具身体验。这种“汗水换感悟,实干获真知”的良性互动正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动注脚。志愿者们以实实在在的劳动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在服务乡村、体验农情的过程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充满活力的青春笔触。





撰稿:贾林锋、王志豪、沈叡

摄图:贾林锋、陈艺齐、沈叡

编辑:吴华英

初审:吴华英、莫辰

终审:王江文、陈南西

玉棠书院、横山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