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洪流的当下,学子们每一天都被无数碎片化的讯息包围,真相往往隐匿于喧嚣与偏见之中。面对复杂多元的网络环境,当代青年学子不仅需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应锤炼出一双慧眼,学会甄别、思考与重建。为引导学子们化身独立判断的信息侦探,南江书院于9月5日在南江书院一楼项目知行空间,开展“流量与真相的博弈”——真假信息拼图系列活动。


真相不靠拼凑,靠推理
本次活动以一场明星“耍大牌”为核心案件,学子们将通过三组“海龟汤”模拟信息陷阱:竞争对手买通人员散布公司破产谣言致混乱;课堂玩笑被误传为“取消暑假”引抗议;目击者误判引发社区“小偷团伙”恐慌。这些信息陷阱的逻辑,与本次核心案件中虚假信息的传播路径高度相似。通过推理还原真相,争夺超过30条真假交织的线索碎片,在团队协作中甄别信息、逻辑推理,最终拼凑出事件真相,体验流量与真相的碰撞过程!


三组‘海龟汤’推理游戏不仅是破冰互动,更是一场思维锻炼。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主动拆解信息、拼凑线索、辨别真伪——就像现实世界中面对纷繁资讯时的每一次判断。大家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推理中学会质疑。一边玩一边学,一边推理一边成长,不断培养学子们在信息洪流中探寻真相的能力。



当热搜来袭,你是情绪的俘虏还是理性的侦探?
通过层层解析“明星耍大牌”这一典型舆论案例,参与者们深刻意识到:那些看似确凿的“视频证据”和“当事人陈述”,往往是经过精心编织的虚假信息碎片;而容易被忽视的业内口碑、多方信源对比,恰恰 曾被片面信息裹挟、轻易下定论?是否具备足够的理性与耐心去拼凑事实全貌?


“水军”围攻与真相突围
“公司为捧自家艺人,购买水军造谣攻击其他明星”这一不齿行为,引发了参与者对网络乱象的思考。数字经济商学院的刘珍同学表示:“我们组通过交叉比对‘明星业内口碑’和‘现场视频’等多源信息,最终识破了娱乐公司的抹黑手段,这种方法对今后识别网络信息真伪很有帮助。”信息安全学院的张承志同学分享道:“讨论时我们结合海龟汤案例中的谣言传播模式,意识到明星可能是受害者。活动让我体会到集体智慧和多视角碰撞的重要性,在信息甄别中要学会保持理性思考。”


刻意制造出的流量信息常常会把真实性“丢”掉,而自己不经意的转发也可能助长虚假传播。这让学子们意识到,唯有保持清醒的理性与道德选择,才能避免沦为流量陷阱的帮凶,做一名负责任的信息消费者与传播者。
此次活动不仅是信息甄别的实战演练,更是一次学子们理性精神的淬炼。学子们在沉浸式推理中拆解线索、去伪存真,将明辨转化为破局能力。这场博弈深刻启示学子:当代青年既要成为真相的守护者、谣言的粉碎机,更要以清醒的头脑和向上的姿态,用自身的较真让网络空间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实!


撰稿:杨恩哲
图片:杨恩哲
编辑:邓渝婷
初审:严艺
终审:罗美琪
南江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