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52期|观云书院:让非遗“潮”起来——“非遗+AI”国风海报创作征集活动

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观云书院开展了“非遗+AI——国风海报创作征集”活动。本次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共收到近500幅创意海报作品。

活动中,同学们或以传统皮影戏为灵感,结合AI生成技术与手工精修,展现出皮影戏人物凌厉的轮廓与流动的光影效果,彰显出非遗艺术在数字时代的新生命力或以威猛灵动的醒狮形象为核心,通过AI渲染出极具张力的色彩与细节,将瑞兽的勃勃生机与吉祥寓意跃然纸上,展现了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的精彩对话。

(一等奖 黄琳堯)

(一等奖 谭小于)

有的生动再现“打铁花”民间绝技,以炽热光色捕捉非遗瞬间的震撼之美;还有的围绕京剧脸谱与行当,凸显其作为“国粹”融唱念做打于一身的艺术完整性。

(二等奖 王梓睿)

(二等奖 孙媛媛)

(二等奖 冉程超)

(二等奖 秦梦玲)

部分作品继续深入挖掘皮影戏的工艺细节与舞台神韵,传递幕后匠人的坚守精神;有的则以细腻笔触呈现竹编鸟笼的天然肌理与精巧结构,诠释民间手工艺的生命力。还有的将七夕传说融于海报设计,把文化内涵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感知维度。

(三等奖 张文懿)

(三等奖 徐煜蓥)

(三等奖 史耀东)

(三等奖 刘新年)

(三等奖 胡俊利)

(三等奖 何其义)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技术实践,更是一次文化溯源。同学们通过AI工具生成主体图像,再经PS、PPT等软件进行优化与排版,在“科技+文化”的双重驱动下,既深化了对非遗项目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的理解,也锻炼了数字设计与审美表达能力让更多青年成为非遗传承的创新者与传播者。




撰稿:张玲巧

编辑:李雨彤

初审:陶红梅

复审:陶红梅

终审:杜荧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