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始于成人——綦河书院名誉院长郭晓东教授开学第一课
9月12日上午,綦河书院隆重开展2025级新生入院礼暨名誉院长第一课,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本次公开课由书院名誉院长、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主讲,以“大学之道,始于成人”为主题,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哲学第一课”。

郭院长以《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引,阐述现代大学教育的内涵。他强调,大学首先要“格物致知”,即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适应职场“优胜劣汰”、企业不可或缺的有用之才。但教育不止于此,正如学校所倡导的“完满教育”融合了中国“君子之学”与西方“博雅教育”的精髓,旨在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从多个维度塑造学生。

动若惊鸿,健体以承其志。郭院长告诫同学们切勿沉溺于宿舍游戏,而应珍惜书院优越的体育设施,要“锤炼体魄”将锻炼身体视为大学生活中的严肃课题,因为健康的体魄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静如幽兰,养文而润其心。他提出“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书院活动,提升审美与人文素养,成为一个有底蕴、有教养的人。
言若春风,通达以致远道。未来的社会需要能与人良好协作的人才,而非“工具人”。郭院长鼓励大家走出封闭的个人世界,在集体活动中锻炼交往与应变能力。
心如明月,诚正则立于乾坤。要秉承綦河书院的家风家训“诚意正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郭院长阐释了“诚意正心”并非空洞说教,而是真诚待人、心存善念的处世之道。他指出,在一个人人互防如狼的社会中,个体将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唯有以诚相待,才能构建和谐的集体,这既是做人的底线,也是对自我的最好保护。

郭院长特别指出,“书院制”正是实现“完满教育”的核心载体。它承袭了中国古代书院(如岳麓书院)与西方牛津大学书院的传统,打破专业壁垒,让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实现全面育人。他强调,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希望同学们能树立自律意识,做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来自大健康管理学院綦河书院的钟心悦同学提问如何入门哲学。郭晓东教授回应道:“若为寻求人生智慧,可从通俗读物入手;若怀学术志趣,则需研读原著、跨越门槛。关键在于明确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并保持真诚的求知心。”

綦河书院始终以“诚意正心”的家风家训为核心支点,充分发挥书院制导师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勉励全体新生牢记“大学”之道,引导学生在綦河书院这个大家庭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在精彩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撰稿:余馨蔓
摄图:倪艺萌
编辑:綦河书院
复审:任欣宇
终核:张天赐
綦河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