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222期|玉棠书院:从东方故事到全球爆款,解锁中国内容出海密码——名誉院长公开课第5期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丰富书院学术活动,拓展学子们的国际文化视野,玉棠书院名誉院长苏锋教授在9月27日再度来到玉棠书院,带来主题为“中国动画、游戏、微短剧的国际‘出圈’之道”的精品公开课。从东方美学的独特呈现,到全球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从文化内核的挖掘到国际市场的趋势洞察,苏院长以鲜活案例与独到见解,带领同学们解码中国文化产品风靡全球的奥秘。

苏锋教授从行业背景切入,回顾了中国内容出海的三个阶段:早期试探、模式探索到如今的品牌输出。他指出,过去十年间,中国动画凭借细腻的东方美学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叙事方式,成功打入欧美、东南亚乃至中东市场;国产游戏通过深度本地化与创新玩法,在全球下载榜与收入榜屡屡破纪录;而微短剧则以快节奏、强情绪和高代入感,在北美、欧洲、拉美迅速积累粉丝,并实现广告、订阅与版权等多元化变现。

课堂上,苏锋教授分享了多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某国产3D动画通过融合敦煌壁画元素与现代科幻设定,在海外视频平台单集播放量破千万;一款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游,通过与当地主播合作、调整角色配音和UI设计,在上线首周便登顶多国App Store畅销榜;一部都市情感微短剧,凭借高能反转和多语言字幕,在TikTok上获得数亿次播放。

除了案例剖析,苏锋教授还总结了出海成功的三大核心要素:文化识别度、精准本地化与数据驱动的运营。他强调,创作者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学会用全球用户听得懂、愿意传播的方式去讲。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不少同学结合自身经历提问,探讨跨文化创作的挑战与机遇。有同学表示:“这堂课让我意识到‘文化差异不是障碍,而是创意的起点’。”另一位同学则说:“我打算把今天学到的本地化策略用在毕业设计中,做一个融合中西方元素的互动作品。”还有同学提到:“跨文化创作需要更多耐心去了解受众,这不仅是翻译,更是思维方式的调整。”对此,苏锋教授回应:“跨文化创作要跨越语言障碍,找到价值观与叙事逻辑的共鸣点。成功的作品不是符号的叠加,而是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产生情感共鸣。希望同学们扎根本土,吸收多元文化,让作品跨越边界又不失文化身份。”

未来,玉棠书院将继续开设更多聚焦创意产业与国际传播的精品课程,让同学们在真实案例与实践项目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方向,把课堂上的启发转化为作品的力量,在跨文化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让世界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创意与担当。




撰稿:梁博乐

摄图:罗净、陈春林

编辑:梁博乐

初审:熊文文

复审:熊文文

终核:王江文

玉棠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