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假期的喧嚣渐渐落幕,相册里定格的合影,亦或是带着地域温度的纪念物,是否仍在心底漾开暖意的余味?为让这份假期故事能被更多的人感知,綦河书院于10月10日举办了故事博物馆系列活动第6期,以“假期拾珍,我的暖心记事”为主题,鼓励同学将假期的情感记忆以故事+物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并用言之有物的叙事共情到他人。

主持人先向大家讲解了“故事+物品”的分享规则,随后写故事环节正式开启,同学们纷纷拿出藏着回忆的物件,把假期故事娓娓道来。来自綦河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的陈虹庄同学分享着属于她的空瓶故事,她在卡片中写道:“这个空瓶子里住着一卷待开启的画卷,国庆七天,我带着它穿行在人海与山河之间,每当拿起它,仿佛能听见时光的回响。”丁山书院数字经济商学院的艾凤婷同学则分享车票的故事,卡片中写道:“未及卸去假期慵懒,匆匆返校落座即走,一切都刚好。”空瓶与车票,再配上几句走心文字,让这两位同学抽象的假期记忆变得可触可感,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分享环节中,一位同学的假期经历格外引人关注。他在这段时间明确“成为机械设计师”的方向,自学电路知识、借用学校工作室组装完整电路,还投稿了市级比赛。谈及尝试,他摸头笑道:“虽是第一次独立设计,没在大赛获奖,但收获很多。”其利用假期深耕自己兴趣的经历,让现场的观众体会到规划时间、锚定目标的意义,也为活动添了份理想共鸣。


众多故事里,綦河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杨利红手中的小红包,成了传递温暖的特殊载体。专升本考试前夕她特意给每位室友都发了装着一元一角钱的红包,寓意“一起上岸”。幸运的是,她和室友都成功专升本,还来到了同一所大学。这承载着希望的红包被她高高举起,台下同学以热烈掌声回应她的成长故事,也为这份跨越时光的室友情谊而感动。


无论是旅途中相伴的空瓶、往返校园的车票,还是逐梦路上组装的电路,都是时光里的温暖印记。本次活动以“物”为桥,将零散的假期记忆变得具体而生动,也让同学们在倾听与讲述中,真切感受生活本真的厚度与温度。未来,綦河书院将继续秉持“用故事串联记忆、用分享传递温暖”的初心,为每一份珍贵记忆搭建分享的平台,让温暖与感动在故事的传递中不断延续。


撰稿:宋锦怡、王博
摄图:邹潇毅、卫竺、何佳馨
编辑:綦河书院
复审:彭子怡
终审:张天赐
綦河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