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328期|綦河书院:以赛促学·双院协同育人才 ——2025重庆大学生区块链大赛移通选拔赛圆满举行

为深化“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将专业教育融入生动实践,10月11日16:00,由数字经济商学院、信息安全学院与綦河书院联合主办,綦河书院数字经济工作室具体协办的“链动未来・智创无限——2025重庆市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移通选拔赛”在贤者楼正式启幕。作为綦河书院重点孵化的学生实践平台,数字经济工作室在此次赛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从赛前组织、现场引导到全程辅助,工作室成员的身影贯穿始终,展现了书院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扎实成效。依托书院提供的固定场地、资源对接与成长陪伴,工作室已构建起“常规技能培训+项目实战锻炼+学科竞赛支撑”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成为学生从“知”到“行”的重要桥梁。

比赛伊始,应用组与技术组参赛选手在贤者楼阶梯处合影。随后,赛事分别在322、323(应用组)与304、306机房(技术组)同步进行。现场由数字经济教研室教师监考,工作室成员协助维护秩序、提供服务,整场赛事严谨有序、氛围热烈。选手们在区块链核心技术与实际应用两个赛道中各展所长,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积累与创新意识。  

作为“学院+书院”联合育人的重要载体,这场比赛中,綦河书院对工作室的培育成果也通过细节得以呈现,为学子们带来了跨界成长指导。綦河书院陈雅若老师来到现场,结合此前书院开设的多场主题沙龙、工作坊,以及学子们在此交流想法、组建团队的经历展开交流。陈老师首先高度肯定选手们的赛场表现,她表示,从现场发挥中能清晰看到大家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学习与积极探索,这份钻研精神尤为可贵。随后,她结合区块链行业蓬勃发展趋势分享见解,鼓励选手们在该领域持续深耕,以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她强调:“学院让大家‘懂技术’,书院通过工作室让大家‘会用技术’,这样的配合才能让区块链技术真正落地。这也是移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这番话精准点出双院制核心,让在场学子更清晰理解“专业学习+场景实践”的成长路径。

随着赛事进程推进,各奖项名单逐步揭晓。本次选拔赛奖项设置丰富,技术组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优秀指导老师奖;应用组设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与优秀奖。领奖台上,获奖选手们笑容灿烂,满是自豪与喜悦,这背后是他们无数日夜对区块链知识的钻研与积累。

获奖名单如下:

应用组:

特等奖:张诗语、王洪利

一等奖:李金平、符慧玲,邱梦、杨玉华,韩彬彬、廖钦清

二等奖:陆勇、曾治,潘九江、汪小艺,刘欣颖、李家茵,李禹鑫、胡金娥,任冰冰、陈欣玥

三等奖:郑吕彤、余佳,蒋念雨、袁诗语,郭娜、陈秋竹,张慧婷、钟琪,秦心兰、黄丹,叶茂、谭佳佳,甘函萍、王晓欢,高原、黎君豪

优秀奖:李娜、林佳艺,汪思婷、谭嘉怡,凌涛、陈思羽,郭梅、陈姿伶,彭旭东、王丽,李南方、贺闰凤,封思扬、成玉超,马丹、代书玉,朱千艺、陆力嘉,杨令媛、龚银涛

技术组:

一等奖:郑俊豪、李蕾琳

二等奖:唐贵强、刘子玉,周西亚、吕丽娟,成铭航、张文懿

三等奖:王琦、陈卓睿,欧阳俊逸、张伟,邓梦婷、张梓棋,张平、马语馨

优秀奖:吴磊、柴殿,陶彩丽、邓诗语,陈瑶、贾云洁,胡建雯、侯灶碧,程俊魁、陆宇翔

比赛最后,数字经济商学院老师对工作室的协办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专业表现显著提升了赛事效率,是书院长期培育的成果体现。工作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系统总结本次经验,形成《学科竞赛协办指南》,并依托书院“实践项目库”开发区块链基础培训课程,持续赋能学生“技术应用+赛事实战”能力。作为“学院专业教学”与“书院实践育人”之间的关键纽带,綦河书院将持续为数字经济工作室链接企业资源,支持开展“区块链技术沙龙”“创新方案打磨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助力培养更多“懂技术、会应用、能创新”的数字经济领域复合型人才。





撰稿:张菡 廖钦清

摄影:向阳 李雯

编辑:綦河书院

初审:陈明燕、陈雅若

复审:张天赐、刘腾阁

终审:曹玉姣

数字经济商学院&綦河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