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227期|玉棠书院:重庆移通学院用无人机下红包雨,这波给学生的生日礼够实在!


十月金秋,微风里飘着丰收的甜香,连空气都裹着点“要出惊喜”的热乎气——由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书院部、工会委员会主办,玉棠书院承办的“穗”月如歌·生辰“满”Fun十月师生集体生日会于10月22日在玉棠书院外草坪举办。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劳动的烟火、熟悉的歌声,还有无人机撒下的红包雨,这场以“丰收”为名的生日会,用最本真的模样,诠释着移通学院“家文化”与“社区共生”的温暖内核。

手作爆米花,生辰收获第一口“亲手香”

开场即燃!校级艺术团队NTL舞团带来激情四射的舞蹈串烧,舞者们的鼓点踏着秋风,衣袖翻卷如稻浪,将“丰收”的热烈从舞台泼洒向草坪。台下师生跟着节奏拍手、哼唱,还未正式开场,氛围已被点燃。

在欢乐的“爆米花大挑战”环节中,师生寿星们围坐一堂,指尖翻飞,金黄的玉米粒如雨珠般清脆洒落。工作人员接过装满玉米的竹篮,倒入爆米花机投料口。随着温度攀升,白雾裹着甜香从机盖缝隙钻出,随着“劈里啪啦”的声响,玉米粒在热气中绽放成朵朵洁白的爆米花,香甜的气息瞬间弥漫整个空间。“自己剥的玉米做成爆米花,味道是不太一样!”来自信息安全学院的王洪波说道。从手剥玉米到机器成香,这场“劳动接力”藏着最朴素的育人课——正如书院常说的“手有温度,心有归处”,亲手创造的甜,才是最扎实的“丰收”。

歌声画心事,生日攒下一口袋“家的甜”

爆米花的甜香还在飘,玉棠书院莫辰老师的歌声已漫了过来:“红土香,红土烫,亲亲热热抱着太阳……”《红土香》的旋律里,师生们跟着轻哼,目光扫过脚下的草坪——这是他们晨读、散步、和室友唠嗑的地方,此刻因歌声有了更柔软的轮廓。

如果说《红土香》是对土地的告白,那接下来的“生日彩蛋”环节,就是对“家”的童趣注解。桌上摆满金蛋与彩笔,寿星们低头画得认真:信息安全学院的李思瑶同学画了只特别的“小强”,她说希望自己未来像“小强一样坚强!大数据学院的王瀚仪同学则把玉棠吉祥物“禾午”绘于金蛋之上,“希望禾午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生日会。”这些可可爱爱的线条、天马行空的想象,拼出了书院人最本真的“家”:不必华丽,却装得下所有小期待。随后,“书院好声音”选手张诗劼匡丽君带领全场唱起《稻香》。“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有人跟着一起哼唱,有人跟着节奏晃脑袋。此刻,“家”不再是远方,是身边画彩蛋的人、一起等蛋糕的人,是所有共同制造的温暖碎片。

漫天红包雨,生日捡到爽的“被宠暴击”

谁说热闹到这儿就散场?作为“最宠学生”的大学,移通的浪漫藏在云端——无人机实操工坊的同学们轻触遥控,编队无人机“嗡”地掠过树梢,百余个红包裹着秋阳簌簌落下!“红包雨来啦!”惊呼声里,师生们蹦跳着伸手,灿烂的笑容定格在此刻。惊喜未散,定制蛋糕已推至中央。烛光跃动映亮“祝十月寿星生日快乐”的字样,全场默契倒数:“5、4、3……”吹灭蜡烛的瞬间,生日歌裹着晚风漫开。这场热烈、温暖又满是巧思的生日会,最终在夕阳的金辉里,画上了最甜的句点。

暮色渐浓时,草坪上的笑声仍未散去。这场生日会通过劳动实践、科技互动与情感交流,为十月寿星们送上三重礼物:在烟火气里懂得耕耘的意义,在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中感受家的包容,在社区互动中凝聚集体的力量。玉棠书院学生发展导师莫辰表示:“我们想打造的不仅是活动,更是‘师生共育、朋辈同行’的温暖共同体。”未来,书院将持续以“家文化”为核心,让这里成为师生心中最温暖的“第二家园”。这正是重庆移通学院“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下,关于成长、家与社区的最美注脚——每个移通人都能在集体的土壤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时刻。


寿星感言:

作为本月寿星,这场生日会给了我太多惊喜!手作爆米花时,亲手将玉米变成香甜的爆米花,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画金蛋环节,我画了寓意美好的图案,和其他寿星充满创意的作品一起,拼凑出书院独有的“家”的模样。吹灭生日蜡烛,听着全场唱生日歌,感动得热泪盈眶。在移通,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里是我永远的“第二家园”

——2023级大数据学院卢政霏


第一次参加生日会,最惊喜的是无人机撒红包雨!当百余个红包从头顶簌簌落下,我和同学们蹦跳着去抢,笑声都要掀翻草坪了。吹蜡烛时全场一起唱生日歌,烛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突然觉得在移通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这场生日会让我真切感受到:所谓“家文化”,就是一群人真心为你庆祝的每个瞬间。

——2025级大健康管理学院周槿雨


看着大家围坐在一起,从生疏到因为剥玉米、抢爆米花渐渐熟络,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日会特别有意思。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因为这捧热乎的爆米花,让我记住了这个秋天:原来“家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围坐时扬起的笑声,是分享时递过来的一把爆米花,是平凡日子里突然被甜到的小确幸。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教师 田野



撰稿:张平邹迪锋、莫辰

              摄图:蒲群丹

编辑:刘强彬

初审:邹迪锋

复审:莫辰

终核:王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