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日更具专属的“仪式感”?观云书院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0月24日,书院中庭的常规生日旋律被锅铲烹调的“交响曲”取代——一场属于十月寿星的生日宴正火热上演!寿星们纷纷穿上围裙,掌起大勺,化身宴席创作者。他们亲手烹制的道道家乡风味,不仅点燃生辰的烟火气,更“解锁”了一场由自己定义生活仪式感的独特庆生体验。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活动正式开始,“积分选材”环节瞬间点燃气氛——10道围绕书院的趣味题目,既是对书院生活的“小考验”,也是小组协作的“热身赛”,各小组代表从容应答,积分榜单实时刷新。才艺表演环节更是惊喜连连:有同学即兴清唱生日歌,还有人跳起热门舞蹈串烧,掌声与欢呼声中,积分榜单不断刷新,食材也一一到位,各小组凭借积分排名挑选自己喜欢的食材,为接下来的厨艺比拼做足准备。



随后,寿星们化身大厨,采用小组分工的合作模式,择菜、切配、起锅、翻炒,动作里既有“新手下厨”的生涩,也藏着“复刻家乡味”的认真。现场锅铲声声,烟火气十足,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对生辰的特别纪念。




美食品尝环节,各小组精心烹制的佳肴被一一端上桌,现场同学们围坐品尝,筷子起落间,赞叹声此起彼伏。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只有对“家乡味”的共鸣与对寿星们手艺的赞赏。小组间还互相交流烹饪心得,分享家乡故事,原本陌生的面孔,在美食的联结下熟络起来,书院的空气里,满是温暖的烟火气。
经过一番激烈的“味蕾较量”,三组同学凭借地道风味与创意搭配脱颖而出,分别是“做饭哪有不疯组、今天吃什么组、你说的都对组”赢得了阵阵掌声与祝贺。这份认可,不仅是对他们厨艺的认可,更是对这份特别生日记忆的珍藏。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灶台的烟火渐渐散去,但餐盘里的味道、合作时的默契、围坐时的笑语,都已成为这个十月最温暖的记忆。观云书院以美食为桥,不仅让寿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饮食文化的魅力,更让“生日”成为联结情感、传递温情的校园文化符号——毕竟,最好的生日礼物,莫过于一群人、一桌菜、一份共同创造的“家”的味道。
撰稿:李佳谧
摄图:新媒体技术部
编辑:李佳谧
初审:付正甜
复审:付正甜
终审:杜荧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