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节气悄然而至,为让同学们感受嗅觉艺术的独特魅力,“表达心灵美”系列活动之“香遇书院”完满调香师第11期,于古剑书院GJ203湛卢・剑书阁如期举办。活动场地内,长桌被擦拭得洁净明亮,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调香工具:白色长条形试香纸铺展有序,十余瓶透明玻璃瓶装精油贴有清晰标签(如柑橘、铃兰、檀木等香型),带毫升刻度的玻璃量杯依次排开,硅胶头滴管静置一旁,精致的器具组合瞬间吸引了到场参与者的目光,大家有序入座,眼神中满是对调香体验的期待。

香韵干货来啦!金字塔秒懂
活动伊始,讲解人柏姗言为参与者系统讲解调香知识。她以“香韵金字塔”为核心,细致拆解其韵律逻辑:金字塔基础层为定香剂,负责延长香气留存;中层为承转香型,衔接前后气味;顶层为挥发香型,决定初始嗅觉感受。同时,她结合实例解读前中后三调的层次奥秘——前调多为清新果香(如本次提供的柑橘精油),挥发较快;中调以柔美花香为主(如铃兰精油),是香气的核心;后调则多为沉稳木质香(如檀木精油),赋予香气持久余韵。讲解过程中,参与者们认真聆听,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遇到疑问及时举手提问,柏姗言耐心解答,现场笑语不断,为调香体验拉开愉悦序幕。


选香大作战!鼻尖试芬芳
在理解调香知识后,参与者们正式迈入选香环节。讲解人柏姗言拆解制作流程:“大家将精油类型写在试香纸的尾部,再滴一滴精油在前端,搭配好后将其叠成扇形轻轻煽动……”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动手挑选起来。在掌握基础调香知识后,参与者们进入选香环节。柏姗言清晰拆解操作流程:“大家先将选中的精油类型标注在试香纸尾部,再用滴管吸取一滴精油滴在试香纸前端,待精油渗透后,将试香纸叠成扇形,轻轻煽动感受气味融合效果。”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行动起来:有人手持试香纸,在柑橘与柠檬精油间反复比对,仔细分辨细微香气差异;有人先滴取铃兰精油,又好奇地添加一滴玫瑰精油,叠成扇形后凑近鼻尖轻嗅;还有同学相互分享自己挑选的香型,交流嗅觉感受,试香纸在手中流转,鼻尖萦绕着不同的芬芳,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气味组合。



调香进行时!香料配比拿捏
选香结束后,调香环节正式开启。柏姗言强调:“30滴精油为浓香,20滴为淡香,精准计量是保证香气平衡的关键。”参与者们手持滴管,专注地向量杯中滴加精油:一位同学先确定前调为柑橘,小心翼翼滴入8滴;中调选择铃兰,滴加7滴;后调敲定檀木,滴入5滴,每滴落下时都紧盯滴管尖儿,数着滴落次数,生怕出现偏差。随后,大家按操作规范将定香剂与陈化剂缓缓倒入量杯,轻轻晃动使三者初步混匀。接着,酒精被依次注入量杯,在柏姗言的引导下,同学们保持每秒一圈的匀速顺时针搅拌,确保精油、定香剂、陈化剂与酒精充分交融。搅拌过程中,香气逐渐变化:起初是柑橘的明亮,随后铃兰的柔润慢慢浮现,最后檀木的沉稳接住果香的清甜,原本清浅的气味变得愈发醇厚,冬日暖香在屋内缓缓弥漫。


香薰片收尾!把温柔打包
调香完成后,参与者们开始将调好的香氛滴注到香薰片上。香薰片为圆形卡纸,边缘印有精致花纹,中间留有挂孔。大家捏着滴管的手轻轻悬在香薰片上方,目光紧锁滴管尖儿:有人滴完一滴便稍作停顿,观察油印缓缓渗入卡纸的痕迹,再继续滴下一滴;有人担心手晃导致滴歪,特意将胳膊抵在桌沿,稳住手腕确保每一滴都精准落在香薰片中心。经过耐心操作,同学们纷纷完成专属香薰片制作,捧着作品与朋友分享喜悦:“你闻我的,檀木味很安神!”“我的柑橘铃兰特别清新,像冬日里的阳光!”大家仔细将香薰片放进透明密封袋,系上挂绳,把这份可触、可闻、可忆的小确幸妥善保管。



此次调香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亲手调配香氛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溢的感官感受,更以“嗅觉艺术”为纽带,搭建起一场生动的美育实践。在挑选精油、控制滴量、设计香调的过程中,同学们学着倾听自己的感官偏好、表达对“美”的独特理解,而这种“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过程,正是美育赋能心灵的核心意义。参与同学反馈:“动手调香的过程特别治愈,不仅能静下心来感受气味的美好,更慢慢学会从细微处发现生活里的美。”未来,古剑书院将继续以“感受”为核心,围绕“表达心灵美”主题,策划更多融合嗅觉、视觉与触觉的美育活动,让同学们在与气味、与艺术的互动中,持续深化对美的感知力,让每一次体验都成为点亮心灵美育的微光。
撰稿:左佳鑫、蒋紫萱
摄图:徐浚涵、何怡洁
编辑:张蕾
复审:刘思含
终审:卓嘉
古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