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合川校区】1966|汇江书院:以书为媒,师生同频激荡思维火花的N种可能——记汇江书院世界阅读日主题活动

为了迎接第30个“世界阅读日”的到来。汇江书院于4月16日下午2点30分在汇江书院多功能室举办了“阅见未知,创想未来”——世界阅读日主题活动,通过书籍分享与感悟交流,为书院学子搭建阅读交流平台,传递阅读的力量。

跨界碰撞,思维破界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阅读是心灵的栖息地”为引,拉开活动序幕。来自花果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杨丝童结合自己从完满教育参与者到活动组织者的蜕变历程,给我们分享了《梦想与实践》这本书,作为重庆移通学院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该书强调“在完满实践中探索自我价值”。“书中的核心理念与我的成长不谋而合,”她分享道,“从最初参与志愿服务到策划书院文化活动,我逐渐明白: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通过实践将理想落地。”

接着上场的是来自天空书院、淬炼商学院的聂欣悦,她本次要分享的书籍是《孙正义传》。聚焦孙正义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战略眼光。“他敢于押注阿里巴巴,并在危机中逆势扩张软银版图,这种魄力源于对趋势的精准判断。”她结合书中“70%胜算法则”,阐释了孙正义“谋定而后动”的商业智慧,并谈到:“这本书教会我,成功需要胆识,更需要理性规划;做一件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来自智能工程学院、爱莲书院的王彦童分享了《硅谷钢铁侠》中马斯克的创新故事。他重点提到SpaceX首次火箭回收成功的细节:“书中描述马斯克在屡败屡战中坚持技术突破,甚至抵押个人资产筹集资金,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令人震撼。”王彦童表示,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启发他打破固有框架,用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位上台分享的选手是来自北山书院、淬炼商学院的戴方雨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解析《任正非传》中华为的成长密码。“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到‘备胎计划’应对技术封锁,任正非始终以危机意识推动创新。”她引用书中“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管理哲学,强调专注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呼吁同学们:“在不确定的时代,唯有持续学习方能破局。”

来自南湖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孟超凡分享了《一往无前,雷军亲述小米热血十年》,他首先讲述了雷军创业的经历,回顾了小米科技从MIUI系统开发到生态链布局的十年热血征程。“雷军在书中提到,创业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旅程,”孟超凡谈及阅读感悟说到:“无论是早期‘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还是后来‘互联网+制造业’的跨界突破,小米的每一步都印证了团队协作与用户洞察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专业表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需要同样的魄力,我将以小米精神激励自己,在创新中寻找突破。”

生共读,厚植书香

在师生互动环节,汇江书院的异科导师段涵荠与她的学生杨丝童一起分享了书院活动中的成长点滴。杨丝童坦言:“段老师始终引导我跳出专业‘舒适圈’,尝试跨领域协作。这种蜕变让我深刻体会到‘完满教育’的真谛——知识通过实践融合,能力依托团队淬炼”。段涵荠老师接过话题,分享了异科导师与学生的独特互动模式:“我们共同参加完满活动,将不同领域的思维碰撞转化为创新灵感。阅读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能拓宽视野,更能激发创新潜能。”她强调:“师生共读、共学、共成长,正是完满教育应有之义

活动尾声,汇江书院学生发展导师卢力总结说:“当商业传奇褪去外衣,沉淀为可对话、可内化的思维养分,欣喜地见证了同学们在阅读中的深度思考与成长蜕变。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思考深一些、想法多一些,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行动的指南,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本次活动中,真实的故事分享与思维碰撞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未来,汇江书院将持续依托“创造力”培养体系,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助力书院学子在阅读中探索未知,以创新思维拥抱未来。

撰稿:秦忠椿

供图:李伊诺

编辑:杨丝童,吴泳燚

初审:杨丝童

复审:卢力

终核:岳振远

汇江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