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重庆移通学院“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书院以空间塑造育人体系,传达学校育人理念,落地特色教育产品,2025年3月,各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稳步开展。北山书院、别都书院、花果书院、廊桥书院、南湖书院、行者公园书院群、鱼城书院分别完成了以“拼命内卷”到“逆势生活”的完美切换、“问问自己,职业发展路在何方?”、“守岐黄传承之道,扬中华传统之光”、“破学子迷思,筑成长通途”、“德语文化经典人物探析”、“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及求职面试中的备课、说课与讲课”、“AI时代的思辨力”为主题的院长精品课程分享。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供多元的资源支持,通过书院空间开展丰富的交互性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北山书院:“拼命内卷”到“逆势生活”的完美切换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内卷”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为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竞争观,3月28日,北山书院名誉院长林克勤教授开展以“逆势的生活:当代青年的反内卷及其实践体悟”为主题的院长精品课。林教授以时空维度构建分析框架,指出当前社会存在“竞争异化”现象:从时间维度,青年群体陷入“996 循环”;从空间维度,社交平台加剧“虚假繁荣”比较。针对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过度竞争焦虑”,林教授站在学生视角,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反内卷策略。他建议学生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而非单纯在无意义的竞争中消耗自己;其次要用“低欲望”对抗“高消耗”,重新定义价值:幸福感>KPI,自由>title,并结合“反向考研”、“反向过年”等热门现象,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反内卷的深层含义。“真正的反内卷,是让每一份努力都生长出意义,让竞争回归成自我超越的阶梯。”林教授在总结时这样强调。本次院长精品课期望学生正视内卷,学会做减法,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完成从“盲目竞争”到“理性成长”的转变。


别都书院:问问自己,职业发展路在何方?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就业渠道,帮助书院学子理清择业思路、明确就业方向、强化求职自信心,提升书院育人质量。3月27日,路宏院长以“问问自己,职业发展路在何方?”为题,聚焦当下行业发展趋势,深度解析职业发展核心素养,指导学生构建个人职业成长蓝图。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重要举措,此次院长精品课通过“园区研学+院长课堂+产教融合”的多元形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为学生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花果书院:守岐黄传承之道,扬中华传统之光
为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创新性传承与弘扬中医药学,花果书院于2025年3月19日16:00在204演讲培训室开展以“守岐黄传承之道,扬中华传统之光”为主题的名誉院长精品课(第39期)。本次活动花果书院名誉院长谢海山院长立足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传承中心副秘书长身份,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分享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鼓励同学们以青年力量赋能传统文化焕新发展。
本期院长精品课谢海山院长主要围绕中医药文化概述、传播内容与渠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维度,为现场同学们讲述了中医药的丰富理论与历史底蕴,同时谢海山院长结合中医药新媒体推广,进一步强调了青年在中医药学传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鼓励同学们了解中式养生之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中创新,让文化活起来。传播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需要,更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花果书院将持续探索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路径,引导同学们勇担时代使命,践行立己、达人,成长为魅力花果青年。




廊桥书院:破学子迷思,筑成长通途
2025年3月28日,重庆市移通学院廊桥书院在廊桥书院二号楼新空间党建房间成功举办院长精品课,本次课程由任宏院长亲自授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助力学生明晰未来方向,解决现阶段面临的各类问题。
任宏院长经验丰富,在课堂上,他态度和蔼,迅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在授课过程中,任院长循循善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面对同学们的疑惑,他结合自身丰富经历与广阔见识,将复杂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解答,让同学们轻松理解。同学们听课专注,课堂氛围活跃,大家踊跃提问,与院长积极交流。此次院长精品课,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进一步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南湖书院:德语文化经典人物探析
南湖书院于3月13日在中德创意工坊举办名誉院长精品课第34期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搭建兴趣文化交流圈层,促进师生对话交流”为核心目标,邀请书院名誉院长、德语文化研究专家莫光华教授担任主讲,通过“德语文化经典人物探析”主题分享,生动诠释了书院名誉院长与全生异科导师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为师生搭建了跨学科对话的实践平台。
活动中,莫光华教授充分发挥名誉院长“文化引领者”与“学术纽带”的双重角色,提出的“理念传递”与“项目建设”职责,以生动案例与学术脉络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歌德、席勒、康德等十余位对德语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人物及其思想影响。他通过情境还原、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德语文化中的哲学思辨、艺术精神与社会价值,有效落实“思想引领”“互动陪伴”“资源共享”等育人要求。书院依托中德创意工坊的开放式场域,营造自由思辨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跨文化对话中激发创新思维,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育人实效。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既是南湖书院践行“教师双院制”中“名誉院长+项目导师”协同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的生动实践。未来,书院将继续以文化育人指引,整合名誉院长、全生异科导师及书院项目工坊资源,深化“一院一品”特色建设,通过主题沙龙、学术工坊、文化实践等活动,持续构建师生共融共生的学术生态圈,为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活力。



行者公园书院群: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及求职面试中的备课、说课与讲课
在“未来教师·生涯发展训练营”中,名誉院长刘承宇教授以“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及求职面试中的备课、说课与讲课”为主题,重点与同学们探讨了分析学情环节和如何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结合改革开放初期自学英语成就职业发展的经历,刘教授勉励学员:“教师需以‘育人者’自觉,将教学目标从知识传递转向思维启蒙。”课程最后,他带领学员研读教材、解析课堂管理案例,为教资备考注入实战动能。未来,行者公园书院群将继续倾听学生的热爱,助力学生的热爱,成就学生的热爱,让他们在所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实现多维成长突破。



鱼城书院:AI时代的思辨力
2025年3月25日,鱼城书院名誉院长郑劲松教授以“AI时代的思辨力”为主题,为学子带来一场深度讲座。郑教授以AI技术(如DeepSeek)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改变三观”“人工智能可以改变阶级、阶层吗?阶层固化有可能被打破吗?”“AI时代,人的心智模式如何重构?”作为思辨话题来探讨本次院长精品课,并解析其发展趋势,强调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提出多学科学习、打破思维定式等实用方法。
郑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还探讨了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深度思辨,求索人生,让自己成为自己的AI,自由而主动,赢得未来最好答案!科技需以人文精神为指引,二者融合方能推动社会进步。后续鱼城书院将持续助力学子培养思辨力,成为AI时代的创新引领者。



撰稿:书院部整合
摄图:书院部整合
编辑:翁婕
复审:孙佳婧
终核:穆春江
书院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