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跳动的文字与斑斓的气球相遇,当坚硬的铝丝缠绕成柔软的诗歌,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意盛宴在春日暖阳中悄然绽放。202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南湖书院将山下足球场装扮为露天创作工坊,开展了"嘿朋友,一起来写诗吧!"主题诗歌创作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在这场跨越传统与创新的文学实践中,移通学子们用指尖的温度重新定义了诗歌创作的可能性。

气球写诗,情韵随风舞
活动现场,气球写诗区域满是同学们专注的身影。参与者手持马克笔,有的盘坐在地面上托腮构思,有的倚着围栏即兴创作,将瞬间迸发的灵感凝结成诗;有的同学目光坚定而充满憧憬,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融入笔下。
彩色的气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句句灵动的诗句,宛如跳跃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一曲充满青春活力与梦想的动人乐章。创作结束后,同学们认真为自己的“作品”取标题、留下信息 ,让每一首诗都有了独特的“身份标识”,成为了只属于自己的浪漫诗篇。
现场氛围热烈而欢快,同学们彼此分享着创作灵感,交流声此起彼伏。“你这句诗写得好有意境,是怎么想到的呀?”“我是看到气球飘起来,突然有了灵感。”大家相互探讨、互相启发,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创意火花,让诗歌创作更具即时性和个性化。当我们把诗歌从稿纸中解放出来,让它成为可触摸、可分享的实体,才会真正意识到——诗歌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心跳。




立体造诗,创意绽光芒
在诗句造型制作区,两到三个字诗句被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像是等待被唤醒的精灵。在这里,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用镀锌铁丝沿着字的轮廓绕出字形,再用毛绒扭扭棒缠绕包裹铁丝拼字,将平面的诗句幻化成立体的艺术作品。
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创意之旅中,现场弥漫着专注与创意交织的浓厚氛围。有的同学微微低头,不时用手比划,仔细调整铁丝的弧度;有的同学与身旁伙伴轻声交流,一人稳住铁丝,一人缠绕扭扭棒,配合默契。“你看这样缠绕会不会更好看?”“我觉得再调整一下角度会更立体。”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在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这种将平面诗句转化为立体艺术呈现的全新形式,让同学们兴奋不已,许多同学坦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创作诗歌:“今天才发现,原来诗可以长在气球上、绕在铁丝里,甚至藏在每一次弯折的弧度中。”大家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着诗歌别样的魅力,尽情释放着创意与才华。




传承创新,书院育桃李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诗歌创作中收获乐趣,更在传承诗歌文化的漫漫长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杨潇老师表示:“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作文题成为时代记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创作,重建年轻一代与诗歌的情感联结。”它就像一座搭建在同学们之间的桥梁,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现才华的广阔平台,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每一个参与者的创意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得到激发,绽放出无限的可能。
暮色中的足球场渐渐安静,而那些缤纷的气球、陈列在长廊的立体诗,正带着移通学子的才情与梦想,继续在校园的角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着永不落幕的青春诗行。南湖书院的这场春日之约,不仅是一次文学实践,更是一声号角 —— 让我们重拾笔杆,在生活的每一处褶皱里,在时光的每一道缝隙中,写下属于自己的、永不褪色的诗篇。

南湖书院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滋养同学们的心灵,培育兼具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未来,南湖书院将拓展书院学子兴趣圈层的建设,进一步营造出朋辈互助交流平台,也助力同学们在文学海洋中畅游,在青春岁月里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撰稿:王雪丽
拍摄:王睿思 张泽壕 张德龙
编辑: 韩沛彤
复审:许阳
终核:杨潇
南湖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