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书院“家文化”育人功能,9月24日晚,由重庆移通学院书院部与工会委员会联合主办,爱莲书院与远景书院共同承办的“致1945年的九月,与新生代的我们”九月集体生日会在南校区足球场温情上演。本次活动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历史背景,将国家记忆与青春成长相融合,面向2025级全体新生,打造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共鸣的“大思政课”,旨在引导学生在历史回溯中坚定理想信念,在集体温暖中凝聚归属感,在时代共鸣中激发使命担当。


历史回响与青春对话:从烽火岁月到新时代启航
活动在师生共同演绎的说唱节目《小河淌水1952》中拉开帷幕。节奏鲜明的现代艺术形式与厚重历史内容形成强烈对话,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随之上演的主题舞台情景剧《如您所愿》以黄继光、钱学森、袁隆平、张桂梅四位时代楷模的故事为线索,通过艺术化手法展现从烽火年代到和平建设的奋斗历程,传递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的深刻主题。紧随其后的采访视频《梦想·说》则构建起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退役军人与大一新生共话责任与理想,在校学子与毕业校友遥寄祝福,凸显精神传承的当代意义。承续着这份跨越时空的使命担当,书院教师代表们以一曲《星辰大海》献上对新生们的殷切期许,激昂的旋律配合绚丽的灯光,既象征着祖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也寄寓着对学子们奔赴远大前程的美好祝福。





温情时刻与集体欢庆:将个人成长融于家国情怀
随着庄重而深情的历史叙事告一段落,活动氛围悄然转入温馨欢快,正式进入为九月新生寿星特别准备的集体生日环节。主持人以轻松活泼的“幸运抽奖”形式,邀请当月过生日的同学上台。在全场师生温暖目光的注视与生日歌的悠扬旋律中,闪烁着烛光的巨型生日蛋糕被缓缓推出。寿星们围绕蛋糕共同许下青春心愿,一齐吹灭蜡烛,并在欢声笑语中携手完成切蛋糕的仪式感瞬间,寓意携手开启大学新篇章。此外,书院老师还为每位寿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将“书院家”的关怀具象化为一份份满载心意的小惊喜。在温馨的互动之后,主持人话音一转,引出为寿星们提前筹备的“特别惊喜”——一段汇聚多方祝福的生日视频在现场大屏温情展播。视频中,各学院教师的殷切寄语,书院师生的真挚祝福交织呈现,既传递出“专业在学院”的成长引领,也凝聚着“生活在书院”的归属温情,生动诠释了学校“双院”协同、全员育人的温暖格局。祝福延续,温暖蔓延。紧随视频播放,现场还开展了“幸运转盘·启程礼赠”的现场互动,将惊喜与好运由寿星延伸至全场新生,同学们踊跃参与,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







同心礼赞与青春献礼:爱国情怀的集体共鸣
活动尾声在非遗喷火表演中迎来新一轮高潮。表演者以精湛技艺挥洒出的璀璨火龙,象征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奋斗热情代代相传,瞬间点燃全场激情。随之,全场齐声合唱歌曲《我将无我》,歌声庄重深情,传递出青年一代“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坚定信念。在动人的旋律中,台上合唱学子手持鲜艳的红色气球肃立,象征着年轻心跳与祖国血脉同频共振。 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师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当歌声抵达高潮,所有气球承载着美好祝愿腾空而起,与此同时,舞台周围冷焰火喷薄而出,与漫天彩带共同织就一幅绚烂画面。 这一刻,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高度融合,现场成为一片激昂而恢宏的红色海洋。




书院育人:思政课堂的温度与深度
本次“致1945年的九月与新生代的我们”集体生日会,不仅是一场温馨的生日庆典,更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政教育实践。它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仪式感的营造、情感化的互动,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书院“家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实现了“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也充分体现了重庆移通学院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


书院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生活的重要载体,正不断拓展“三全育人”的新路径、新场域。本次活动是“书院制”模式下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实践,也是“书院家”氛围的生动体现。它成功营造了沉浸式、共享型、互动强的成长环境,为2025级新生的大学旅程奠定了温暖而明亮的情感基调和价值底色。
撰稿:刘晨曦
摄图:周露平、爱莲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影像技术部、学生书院联合会
编辑:刘晨曦
复审:谭开鑫
终核:叶芳
爱莲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