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法治社会的生活中,与法律打交道必不可少。而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桥梁、适应社会的缓冲带,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的良好平台。法律宣传教育也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提高我院学生对于法律熟知度、掌握基础法律,推动落实法律宣传教育,淬炼·国际商学院权益部于2022年10月12日开展主题为“人生道路千万条 学法用法第一条”法律宣讲会,本次主讲人为淬炼·国际商学院安全稳定板块及权益部指导老师张竞艺老师。

在宣讲会之初,张老师谈到在21世纪,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在。大学生成为了社会向前发展的后备主力,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对社会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学生能够知法是关系到学校稳定的重要事情。正是因为有的学生不知法,才使得一些不应出自大学生的事故得以发。而这些事情影响到了身边同学,大了影响到了整个学校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必须对基础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条件。对于像被偷窃或被诈骗的案例,只要同学们懂得用法律的武器,完全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只要懂得了法律,学生也就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

在活动过程中,张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法律意识的概念,谈到了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现行法律的态度与期望,对法律的评论与认知,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履行和界定,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认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面对同学提出的疑惑——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学习法律。张老师做出了解答: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大都在20岁-24岁之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树立,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他们法律意识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所以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刻不容缓。

张老师还谈到,社会上及学校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大学生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不可能不懂法,不必进行专门的法制教育。而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近年来,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日趋增多,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理应知法、懂法、守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中也有法盲,更有知法犯法者。 张老师以此向同学们提倡——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作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大学生起码的条件。

本次法律宣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了法制观念、构建正确法律认知,提高其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同学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做到行为守法,以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能自觉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本次法律宣讲会向同学们普及有关民法和劳动法等法律的相关知识,推动法律学习的潮流,认真落实了法律宣传教育的开展,为和谐法治校园环境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淬炼·国际商学院学生会供稿
(撰稿:刘俊廷 拍摄:任晓忆 杨思雨)